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和《弟子规》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和《弟子规》】

今天的作业又是背《弟子规》呀,我太讨厌背这些我认都不认识的古人留下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爸爸看着我皱着眉头嘟着小嘴的样子,过来摸着我的头说:“你看妈妈今天胃痛,躺在沙发上呢,《弟子规》里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还能难倒我吗?我迅速地说出:“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爸爸又问:“那你应该怎么做呢?”我连忙从爸爸手里接过了胃药和开水,送到妈妈面前,喂妈妈喝下了药,然后坐在旁边陪着妈妈,妈妈夸我是能干的小伙子,我太高兴了。

爸爸说我是个一表扬就活蹦乱跳,一批评就不高兴的人,真的吗?那我不就是《弟子规》里说的“闻过怒,闻誉乐”的人吗?那我可一定得改正了。

咦,我怎么忽然发现《弟子规》里古人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莫名其妙,而且还很实用呀?我赶紧拿出了《弟子规》,对它说:“我一点都不讨厌你了,让你成为我快乐成长的好伙伴吧。”

【篇二:我和《弟子规》】

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姐姐。姐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读弟子规深有感,圣人指引我向前,尊老爱幼应在先,亲情友情记心间,孝敬父母无怨言,兄妹和睦一家欢,家庭和谐国平安,为国为民做贡献!

【篇三:我和《弟子规》】

最近,我读了《弟子规》这本充满人生哲理的书,感触颇多,明白了做人也有这么多规则,懂得了一个人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做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有礼貌………

“首孝第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述。

“人则孝”主要讲的是孝顺父母。要经常帮家里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要耐心的听,并且铭记在心,不能闲啰嗦,也不能很不耐烦的跟他们顶嘴,要知道父母说什么都是为子女好,爱子女的表现。我们也要爱父母,孝顺父母,书本中也写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记得以前自己真是太任性,简直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做,自己偷闲。天气凉了,父母叫你多穿件衣服,觉得啰嗦;感冒了,不但要父母照顾,吃饭还要挑三挑四,父母都没坐下动筷子,我们就先吃了。《弟子规》里有一句“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意思是长辈没坐,我们不应该先坐下,长辈坐下来了,叫我们坐的时候再坐,可是如今在社会一还有谁会真正做到这些呢?父母说两句,就发小脾气,其实,等自己长大后,才会懂得这一切,天下父母心,他们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这不是……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所以目前报答,孝顺父母的方法之一就是好好读书。孝顺父母是做子女理所当然的事。

“出则悌”意思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整天吵闹,让父母操心,以前的我总是和姐姐闹别扭,大家更是互不相地抢东西,把家弄得乱烘烘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样做是不对的。其实兄弟姐妹相处和睦,父母心里就会感到安慰,这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这也是孝顺父母的方法之一。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深刻理解这些至理名言,长大了才会真正懂得父母的唠叨是多么重要,无论再亲近的人,都比不过父母的好!

【篇四:我和《弟子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为了读书,我甚至会废寝忘食。

四年级时,全国掀起了朗读《弟子规》的热潮,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小故事,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被它所吸引。因为这本书影响之大仅次于《三字经》。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很多,学会了控制自己,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然而,我并没有坚持下去……

五年级时,班里选班长,老师用投票的方法,我并没有选上。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崔志颖,你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选你吗?这些日子你的成绩不容乐观。”我愣住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放学回家后,我走到卧室,拿起《弟子规》,读了起来。熟悉的语句,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一切。难道我真变了吗?突然想起了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我做到了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又做到了吗?我欺骗了我自己。

我又开始读《弟子规》了,又看到了那些昔日的朋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酷爱学习的杜林;孝心感天的王祥;处事大度的虞舜;卖身葬父的董永;重义轻财的卜式;诚心所至的裴度;学识渊博的司马光…。

他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我从中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增长了知识,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弟子规》,它使我受益非浅!

【篇五:我和《弟子规》】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弟子规》里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没事的时候我也爱翻看这本书,我深深地喜欢上读《弟子规》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性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说父母在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马上答应。父母有命令,要立即行动。有时候,我在看心爱的动画片时,妈妈喊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让我做些事情的时候,我也总是迟迟不动。为此,妈妈没少和我着急生气。学完《弟子规》后,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坏习惯。

“出必告,反必面。”如果自己外出,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牵挂。这一点我做得还好,每天放学回到家,我总是先向爸爸妈妈报平安,然后再出门找别的小朋友玩,这让爸爸妈妈很放心。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意思是说,东西再小也不要私自藏起。否则,父母一定会很伤心难过。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看见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要去拿,回到家爸妈给你买。因此我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

《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包含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应该读好这本书,不但要读,更要按照上面要求的去做,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篇六:我和《弟子规》】

新学期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弟子规》,读《弟子规》有许多好处。一是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二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然后做人要守信用。这些都是做人不可缺少的。所以我深深爱上了这本书。

《弟子规》这本书上都是做人的道理。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告诉我们:父母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行动,不能推辞;“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告诉我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也不能让父母生气;“凡出言,信为先。诈为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对自己讲出的话要放在心上去实践。

在生活中,我一开始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惹父母生气。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父母不容易,以后我要好好孝敬父母。和同学们相处好,同学们有困难,我要去帮助他们。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多读《弟子规》。要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如果全世界都是按照《弟子规》做的,那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爱不离手,我要天天读这本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