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巷子里的小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巷子里的小屋】

一个雨天,我奔跑着,想快点跑回家,不过还很远。我跑进一条小巷,巷子的角落有一间小屋,平时竟没有注意到。我躲在那屋檐下,暂时避一避雨。尽管如此,雨水溅起的水花依然弄湿了我。不过裤腿湿了总比全身湿了好,我只能这样自嘲着。

等着雨停,闲着无事,原本焦躁不安的我竟停下了跺脚,开始欣赏着大雨“交响乐”。

“吱呀”一声,门开了,走出一个和蔼的老人。他很瘦,脸色也很苍白,显然是休息或饮食不大好。

他邀请我进屋去,说不要在这外面淋着雨。我想了想,跟着老人进了屋。屋里的摆设十分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灶台,一把椅子,一个柜子,仅此而已。

他指了指椅子,示意我坐下。我摆了摆手,因为我坐到唯一的椅子上,他坐哪里?难道坐床上不成?老人脸上的五官扭曲了,似乎有点不高兴了。这时,我才道谢并坐了下来。他这才高兴起来,坐到床上,脸上洋溢着微笑。

他拿出了修补鞋子的工具,原来老人是个鞋匠。我看他那忙乱的样子,坐在床上不方便补鞋,我就起身让他坐到椅子上。不过,他却一再坚持,我只好又坐了下去。

外面的暴雨如我的心一般急躁,我不时地向外张望,看看雨何时才停。我的裤腿湿了,黏在腿上很不舒服。老人看出了我的心思,拿来了一个小小的吹风机给我,又低头专心地补着鞋子。我接过吹风机,开始吹裤脚,在暖风的吹拂下,我的身子暖了,我的心也暖了。

那之后不久,老人搬走了,留下了这个紧闭着门的小屋。每次经过,看到门上那斑驳的痕迹,就回想起那天在这里避雨的情形,老人慈祥的面容又浮想在我眼前。

【篇二:巷子里的小屋】

很老很老的一条巷子,总会载满回忆。

那是一条又窄又旧的巷子,路不平,下雨时总是很泥泞。巷子也很挤,一家挨一家的,巷子口还有一家小卖部,过了小卖部就到了大马路。

那时候,人们总喜欢端着碗坐在自家门口的石阶上,看着过往的人,我也不例外。还记得对门有一个老奶奶,一头茂密的发总闪着白色的亮光,不掺杂一丝黑色。她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夕阳下,看着时光流走;或是让孩子们围在她身童边听她讲故事,她讲的很好听,所以我总会第一个跑过去。我也喜欢和巷子里的小朋友玩游戏:不听大人的话跑到巷子的另一头爬坡坡;或是突然冲到路过的行人身上吓他们一跳;或是一起放鞭炮……

但是有时,我也不那么调皮,我会和奶奶一起坐到自家大门口,奶奶和街坊们唠家常,我就静静地坐那儿听着。每天做那儿等着太阳西下也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人即使拎着大包小包,看到熟人时也要放下手中的袋子,分给人家些,再聊会天,看着时辰不早了才回去;也有些推着二八自行车赶集的大爷看到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会佯装生气地赶我们走,偶尔还会给我们些糖;也有刚来这里的年轻小伙子被大妈们调侃,脸唰一下红到耳朵根,笑了笑就匆匆走掉,下次来时情景依旧却会从容应对。日复一日,而每到天一黑,我总会依依不舍地望望大家,然后被奶奶拽回屋里。

眨眼间数年已过,我们搬走了,热闹的小巷变成了一座寂静的庙。再也没有对门的白发老奶奶给我们讲故事,儿时的玩伴也已分道扬镳,我也成为了一名初二的学生。

如今,那条很老很老的巷子,也只剩下回忆。

【篇三:巷子里的小屋】

灰砖铺就的路面有些不平,昏黄的路灯忽明忽暗,巷子中稀少的行人的影子被拽得长长的,整条巷子冷清宁静。只用两个字便足以形容这条巷子——普通。

今天晚上,又下雨了。我不由自主地拐向那条巷子,撑着一把与巷子一样普通的伞。伞是黄色的,算是为这条阴暗的巷子增加了一抹色彩。我经常经过这条巷子,可是从未走到过巷子尽头,只是走到一堵满是醒目的红色和绿色涂鸦的砖墙处,就折回了,期间迷迷糊糊、曲曲折折地拐了多少个弯儿,到最后总是记不清。我也不知道在巷子的尽头都有些什么,甚至不清楚它是否有尽头。

在巷子中,我经常看到墙角的无名草,即将凋谢却怎么也不肯低头的花,细碎的石子,甚至光滑的苔藓,以及苔藓边上或树阴底下的蘑菇。我对它们都不熟悉,也可以说,其中有很多到现在我还都感觉很陌生。我自然也说不清,草,花,石子,苔藓,蘑菇,其中任何一个和我都有什么关系。偶尔会有人与我擦肩而过,一个个表情十分平静,平静得让我怀疑他们是否有表情。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这条巷子里走过多少回,被我看见过多少次。以上所有的问题,没有一个答案是明晰的。

就这样,我学会了在巷子里熟练地转弯,直走,再转弯,再直走,与三个人并排行走而不会丝毫碰到彼此。

同时,我学会了如何在人生道路中转弯、直走。我渐渐记住了巷子里每一堵横在眼前的墙的位置,也明白了再走人生长路时,自己应该躲避的东西。我知道了如何顺从命运的安排,也知道了如何适应拥挤。

我想我只能一个人走过一条黑暗的巷子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也是必须适应的。

或许,我已经不关心巷子的尽头是什么了,是桃花源?还是堆积如山的日子?总之,都与我无关。我所要做的只是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走过眼前所能看见的路。或许,我会忘记以前走过的某一段,但只要走过了就不能再回头,我会满怀信心地继续走下去。

【篇四:巷子里的小屋】

儿时,还未离开杭州来温州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去一条巷子,那里总是很有趣,很神秘,也曾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许多事。

我家住富阳,离市中心不远,与西湖挨得也挺近。我常趁着中午大人们午睡的时候,偷偷坐车去那里玩。到了西湖,我总是迫不及待得去买上一根棉花糖,然后第一时间拐进那条神奇的巷子。我总会先走到巷子入口的老爷爷家,与老爷爷下上几盘棋,记得那时候老爷爷常说我不正经,因为我经常是一边吃着零食一边下棋。下完棋之后我有时会帮巷子里的阿姨跟大妈们收衣服或者晒衣服,或者逗逗巷子里的猫狗,其中有一只叫做“钢琴”的猫与我的关系格外的好,名字也是我给它取的,我每次回到巷子里的时候都会带上这只黑白条纹的猫。我也会跟巷子里的其他孩子们玩,基本是跑来跑去,嬉戏打闹,偶尔也会捉捉迷藏,总被巷里的大人们教训,不过依旧没听进去。

我来巷子里玩,玩什么全凭心情,只有一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在离开前的四十几分钟,我会去巷子里最深处的阴影下,那里有一张木桌,一张木椅,然而桌椅的四脚却皆是铁的。先生依旧等着我,依旧梳着如同清朝人一般的发辫,依旧头戴一顶圆帽,见我来了,便冲我笑笑,招呼着我坐下。先生的笑很神奇,有时像鼠,有时又有点像兔子。我与先生打过招呼,便坐到那个先生专门留给我的“老位子”上,观赏着来来往往的人,听过先生的话后又急匆匆地走。等先生忙完了一下午,我才有机会跟先生搭上几句话。先生推了推墨镜,把身后的招子整了整后,便叫我到他身边来。我曾经问过多次为何先生执着于这身打扮,先生说这是祖师爷立的规矩,我那时年幼无知,居然还说了一句“我要是干这一行一定要穿的像个正常人”,言外之意自然是我认为先生这身打扮不正常,但先生却只是笑笑,没有说些什么。我想学先生的本事,可奈何先生无论如何都不肯教,按他自己的话说,“走的是阳间路,吃的是阴间饭,只可传内不可传外,天意如此,你也不能怨我啊。”先生说话还是这么古怪,我还以为每个算命先生都这样呢。

然而现在这些事都只能发生在回忆里了,我两年前从温回杭的时候特地抽了个空去小巷看看,发现巷子处只留下了一堆堆砖头和一块块施工的牌子。下棋的老爷爷,阿姨们大妈们,孩子们,猫狗,“钢琴”,先生,都已经不在了。走到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剩下的只有地上的一张阴阳符,那是当年先生给自己选一个风水吉利的位置时贴的。然而这“风水宝地”里的人都已不在,只余下这空地,我与先生也未再见过面。然而此时此刻此地,我在想的却不是这些。

那巷子,巷里人,“钢琴”,先生皆荡然无存。但却是真实地留在了我的童年里,我的记忆里,永远不会消逝。

【篇五:巷子里的小屋】

“唉,完了!”考完试,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十分灰暗。

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人们从办公楼里走出,踢踢踏踏地走向下一个地点。街旁商店里的灯也都齐刷刷的亮了起来,将刚刚步入黄昏里的城市重新拉回了白天——似乎永远不休息一样。

我有些累了。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百无聊赖的绕进家旁的小巷子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歪脖子树。

它似乎在那里已经很久了,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永远呆呆的立在那儿,一年四季似乎又都看不出什么变化。很喜欢观察植物的公公也很少提起他,也许是因为它从来没想过快快生长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吧。

巷子里有家烧饼店,因为只卖下午半天在我们这一片十分出名。人们常常买了烧饼后站在老板的小桌子旁看老板与街坊邻居下象棋。十来个人围在桌子旁,竟一点声音没有,这么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突然起了好奇的心思:“物价这么贵,你为何不卖上个一天好多挣点?就凭这么多街坊,你的生意也不会差。”老板看着我,露出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那样的话,就得早起。我年龄大了,经不住折腾,还不如享受睡觉的乐趣。”“可是生活不仅仅只有睡觉啊!”我急急的抢白。“不不不。”老板向我挥挥手,“生活的乐趣当然不仅仅只在于睡觉,可是你只有慢下来,一个一个,一点一点地去体会,去享受,才能明白生活的滋味啊。”老板刚说完便大喊一声:“将军!”周围的人迅速的围上来想看个究竟,“好棋!”“妙哉!”的声音不绝于耳。对面的大爷也不急,慢悠悠的摆了另一枚棋子,人群又安静下来。巷子外车马喧嚣,鸣笛声,说话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实在是无法让人安心。可两位大爷认真的神情,紧锁的眉头以及旁人的安静,突然使我的烦躁的心静了下来,柔和而温暖。

我慢慢的走出巷子口,又看到那棵歪脖子树。是啊,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树永远都是按照自己的生长周期生长,这样它们才能享受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庄子》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棵树或许正是因为看起来无用,而不像别的树一样早早被砍掉,不能享受生活的滋味。而我们,也需要放慢脚步才能品味到生活的真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