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静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静夜】

只有静谧的夜,才能给别人熟思的机会。夜是沉的,夜是稠的……

黑暗带来的,不仅仅是冰冷和恐惧,也有安全与平静。一切都凝固了,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人开始了深沉的思索。思考着自己的长长一生,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在时间的注视下,仿佛索然无味,家中暖意融融,窗外寒风切切,我开始了沉思……

第一个蹦入脑海的居然是“眼”字,“眼”可以说的有许多,比如秋水之波,指美女大而有神的眼睛,而这种眼睛在社会上是无比的少,不是因为缺少美女,而是“神”,千篇一律,如假花一样美丽又虚伪。在中国的道家学说中是“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眼神”就是“心之眼”啊,心灵的窗户就是如此,但有人不仅关上了窗户,甚至再拉上窗帘,然后把一张风景图贴在墙上,“呵,我真美”,这无疑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做最纯真朴实的自己,别人没有资格笑话我。

又想到“虚荣”,虚荣心人人都有,只是各有轻重罢了。虚荣心就像一身的重物,虚荣心越强,就会寸步难行;不太在乎物质的超凡之辈,会大步流星,跑得飞快,我们因何不同——思想,我们如何追赶甚至超越——懂得放下,放下不是放弃,是一种进步的方式。网络上的什么“佛系青年”是放弃,那不属于“佛”,真正的“佛”是向上的,是有所追求的,是大慈大悲,不是堕落,不求上进的,他们只是找一个“体面”的理由罢了。

第三个走进我心中的是“良心”二字。是的,人与禽兽的区别是,人有良心。所谓良心是有良知的心。我感恩父母,我回报国家。我因有良心而不寝食难安,我因有良心而不猜测怀疑,也因为有良心而不畏他们背后捅刀。有的人,因为有良心而名扬千古;也有的人,因为良心而遗臭万年。活着图自在,做一个大写的人,非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所以在临出门前要检查自己是否带齐自己的“自知”、“自谦”、“自律”。

只有在夜深人静,灯火长眠之时候,才会令人沉下心来,想一想白天的所见,静静地摸索人性的真谛。

【篇二:静夜】

在这个大千世界的许多美景中,有人喜欢连绵起伏的高山,也有人喜欢奔腾汹涌的江河,但是,我更喜欢那月儿照耀下的静夜,因为那使人沉醉。有那么一片温馨,有那么一些宁静,有那么一点诗情画意的朦胧。

夜深了,整个村庄都安静起来,我打开门,默默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这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蓝蓝的天空像是被哪一个顽皮的孩子涂了一层墨水似的,漆黑漆黑的,不见一点明朗的色调。天上的星星还眨呀眨的,调皮地朝我眨着眼睛。天空中静得出奇,小鸟和蝉这时候也不动了,他们或许在休息,在睡觉,也或许和我一样,静静地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又来到了小河边。他还是像白天那样涓涓细流着,只不过被月光一挥洒,河面上波光粼粼,整条河流像一条银带一样,还闪呀闪的,也许他感受到了这夜的静态美,便舞动着腰肢,跳起不歇的舞,甚是耀眼。在小河的旁边有一个方形的河塘,我来到河塘边,观赏一株荷花。月儿弯弯的,像一个香蕉,月光挥洒着河塘,把河塘照得像白天一样。这株荷花已经开花,粉白的花瓣下面有长长的莲梗衬饰,真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荷叶是碧绿的,翠绿的,真的是浓翠欲滴,像一把大伞一样。上面还散镶着几滴水珠。“啪”!一滴露珠像落叶归根一样回到了河塘的怀抱。突然,在一片莲叶上的一个东西突然跳到了水中,溅起了朵朵水花,把我吓了一大跳。“呱,呱……”呵,原来是只小青蛙啊!几条小鱼也过来凑凑热闹,钻到了莲叶下面,睁着好奇的眼睛张望着。这时候,小珠活了,莲叶活了,荷花也活了,一切都活跃了起来。在月光的照耀下,一切都是那么地安静、闲适。我想,“荷塘月色”大概也就是这样吧!

突然,天空中下起了雨。雨很小,小得让你忽视他的存在,一切又都安静起来了,好像这雨声是一首绝佳的催眠曲。月光也变得黯淡了,又恢复到以前的静夜。一切又都朦胧起来了,有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好像这不是在人间,而是在天堂。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超脱了一切。在这里,我可以逗着花,捻着草,追着风,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我已经与这里融为一体了。

真想再次回到那个地方,回到那个村庄,寻觅那片天空,寻觅那条小河,寻觅那方河塘,寻觅那片永远流逝的时光。直到现在,我还深深陶醉在那静夜里——那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篇三:静夜】

【篇一:静夜思团圆饭】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依旧是如水的天,夜依旧是静谧的夜,而我的心情却颇不平静,为晚上那不正常的团圆饭而思绪万千。

今天又是我们家不成文的团圆日,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奶奶满脸笑容,扯着嗓子喊:“吃饭啦!”几乎无人回应。好不容易,大家三三两两挪到餐桌边,左手拨弄手机,右手机械地吃着饭,眼睛不离手机屏幕,食不知味。琳琅的菜式似乎没能转移盯在屏幕上的视线。爷爷奶奶倍感无奈,看着爷爷奶奶晴转多云的表情,我也倍感失落,思想不禁回到从前……

四五年前,还是一样的家人,一样灯火通明的夜晚,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奶奶做了满满一桌菜,哥哥伸长了鼻子,凑上前去看菜色,然后报上菜名。闻着香味及听上去十分丰富的菜名,嘴馋的我们早就冲向饭桌,把哥哥挤到身后。奶奶脸上充满幸福与甜蜜的笑容。饭桌上大人聊天,孩子手忙脚乱的夹上自己喜欢的菜,说起自己或旁人的趣事,小孩为了得到爷爷的红包,争着夹菜献给爷爷,逗爷爷乐,笑声与嬉闹声挤满了屋子。外面的月儿圆了又缺,可是我想它会永远低头看着我们团团圆圆的这一家子,我们的家让宁静的夜变得温馨,让风儿变得暖人。

“小天啊,麻婆豆腐,你不是最喜欢吗?”奶奶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最大的豆腐放在大哥的饭碗里。大哥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着手机游戏,那里有心思理会?“嘻嘻嘻!”终于饭桌上有了声音,同样的老弟笑声,可现在,他笑的对象变成了手机视频,“嘀嘀”“叩叩”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没人与爷爷奶奶嘘寒问暖,没人相互玩闹,没人聊聊最近发生的趣事。只有爷爷奶奶给这个夹夹菜看看那个摇摇头。窗外的新月冷了,更加孤寂了。

“沙沙沙”风隐隐带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在这宁静的夜晚,这歌声倍加惆怅,拨动我的心弦,月如钩,勾起我的思绪。从前吵吵闹闹,熙熙攘攘,充满快乐的笑声的一家人团圆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笑声仿佛在耳边环绕。“沙沙沙”,风声再次打破回忆,让我回到现实,早已物是人非。夜已深,在微风的吹拂下,我沉沉入睡。“哈哈哈!”“别闹!”“你看他!哈哈!”……在梦中,一家人还在玩闹,幸福的笑着。

【篇二:静夜思故人】

静夜中,那皎洁的明月周围飘浮着朵朵白云,就如同老人慈祥地抚摸着一个个孙儿的头。花草随风摇摆着,蝉儿应声歌唱着,看着这大好夜色,一个慈祥的身影在月色中渐渐清晰……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晚上他都会给我讲述他记忆中那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我呀,跟你一个年级的时候,小日本正侵占着我们的家,那时候的我们可没有像你们有这么多玩具,能从地上捡到小日本的衣服,就要高兴大半天喽!”他感叹道,陈旧的木椅在静夜中发出“吱吱吱”的声音,至今都似乎都在耳畔回荡。“有一次,我们在河边发现王队长,他受伤了,我们马上架着他往村里跑,正巧碰到小日本的巡逻队,那叫一个险啊……”我的心随着他的故事,时而汹涌澎湃,时而紧张万分,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被他的故事所影响,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无比高大,无比雄伟,是永不流泪的好男儿,直至那一天……

那天,奶奶因病去世了,那时候我才上幼儿园,对这种事不理解,但当我看到爷爷流下眼泪的那一瞬间,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破碎了,我感受到他那一刻的无助和孤独。我本能地递给他一张面巾纸,他却突然抱着我嚎啕大哭起来,就像一个被别人抢走自己挚爱的玩具的小孩子一般。

从那之后,他变得更加苍老,深邃的眼睛似乎失去了往日耀眼的光芒,他每天晚上都会带我去小院散步,他总说他能在那洁白的月光下看见奶奶的身影,可我看不见……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给我讲他那童年的记忆,反而讲述起他与奶奶的相遇,相知到相爱,即使我一再要求,他也只管自己不停地讲述着,只有这个时候,他浑浊的眼睛才会泛起如波光一样明媚的温柔。

后来,我来汕头读小学,只能偶尔去见那孤独的老人,每当我要走时,他总是抓着我的手,颤抖着,但又放下来,叹了口气,用手势示意我离去。后来,我去看望他的次数就变得少之又少。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我,他去世了,他在去世前的那一刹那,正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名字,他就这么轻轻地走了。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什么,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又重新凝聚了起来,变得更加高大,变得更加雄伟。

月光依然皎洁如洗,苏轼夜游承天寺寻张怀民的时候也有这样美丽的月光吧?我想。只是,苏轼孤独时有好友相伴,我孤独时,那个月光下那慈祥的身影,却再也搜寻不到。

我抬头,或许,爷爷就是天边的月光,那么醉人,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篇三:静夜思古人作文】

合上手中的诗集,我静静地望着窗外。有谁不爱这样的夜呢?夜阑人静,秋风轻轻捧着树的发丝,沙沙地密语,月光照在脸上,似丝绸一般柔和。感受到只有诗一般的静谧,心如景安然。

抬起头,仰望着那一轮明月,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好多,千百年前,依旧是这一轮明月,有多少人对着她寄托离别的思念,品味思乡的失落,感悟人生的无常……我凝望着那轮明月,想:古人们望着这亘古不变的月,究竟体味到了什么呢?

或许是爱情吧,君不闻乌江之畔,四面楚歌声起,霸王望着惨白的月,吟唱起《垓下歌》,深切悲壮。虞姬手舞宝剑,边舞边唱。月光下,曼妙的舞姿轻盈优美,似是坠落凡间的天使。曲尽时,虞姬巧笑嫣然,拔剑自刎,只因不想拖累挚爱。依旧是那个静夜,依旧是天上的那轮明月,见证这场旷世的爱恋……

或许是亲情吧,君不见异乡客栈,月光轻凉,似霜一般洒在李白床前,惊醒了这位愁苦潦倒的酒中仙人。他静静地凝视着床前的月光:月啊,你是来陪我的吗?这么多年,也只有你一直陪着我,你想家吗?故乡还好吗?亲人们想我吗……没人回答他,他早已习惯,在某个酒醒的时分,在某个无人的夜里,独自品味着离家的愁苦与失落。依旧是那个静夜,依旧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倾听这个游子的心声……

或许是人生吧,君不觉皓月当空,家人团聚,把酒长歌,是人生一大快事?东坡居士爱赏月,无奈的是,月亮总在人们离别时才圆,令人抑郁惆怅。既然不能相逢,那就相念吧。即使相隔千里,也有明月为使。静静的夜里,当每个人都抬头时,就好像隔着我们的只是那轮明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距离。依旧是那个静夜,依旧是那轮明月,传递了对天下人的祝福……

明月呵,你是爱情的见证者,你见证了每对恋人的相识相知相爱;你是心声的倾听者,你倾听了每个伤心人的愁闷心声;你是忠诚的信使,你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祝福……

我闭上了眼,感受着独属于夜的静,内心顿时明朗了:多数的明月,是沉默的,夜色,是苍茫的;但有些明月,有些夜晚,却因某个人,变得美丽而隽永。

【篇四:静夜思故乡】

万籁俱静,城市的喧嚣渐渐凝固,繁华热闹合上了朦胧睡眼,这是城中多么难得的一个静夜,我仰望明月,第一次看到了不那么灰蒙蒙的城市月亮,于是,思绪静静的飘回远方故乡。

静夜里,我回到小时候熟悉的故乡。身边拂起一阵夹着浪花笑声的海风。吐息间,我捕捉到了一丝带着微咸的清新空气。放眼望去,盐场上一堆堆盐如卷起的浪花,披着月光发散出一种晶亮的洁白。

我就常常在这样安静熟睡的旷野里,对着月影陷入沉思。夜还未深,月儿撩着几朵柔云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怯地不敢一笑。但风儿的素手将那层轻纱渐渐拂去,露出她娴静的面容。月光轻柔地投下,湖面上映出一片宁静皎白的清亮。淡黄色的清光披在我身上,像在提醒我露水渐浓。这时的月舒心地微笑起来,而周围的星开始聚拢,眨着狡黠的眼睛,呼吸般明灭着。每当我守得云开的时候,总是不禁幻想:在这样的静夜里,嫦娥的面影也藏在这轮玉盘中吗?

静夜里,大自然安详的美逐渐模糊,我又重新站回高楼林立的城市之中。脚下松软的土地慢慢幻化成了坚硬的柏油路面,散发着稻谷清香的田垄也板起脸,冷漠地变成了水泥砖墙。城市的灰霾撕碎了我心中故乡残存的一丝祥和与平静。

儿时的情景只能从记忆中回想,想起海边涛声的淳朴,又瞥见如今单调枯燥的生活。对故乡的月心向往之,如今,每每与月亮相逢,竟是伏案学习到深夜。城市中的她也不免憔悴几分。这时的我只能仰头问道:“你的面影,也瘦削了些吗?”

静夜里,我还是常常独自思考。自然之美在匆匆脚步声中渐行渐远。我们难道不能在每日的疾行中放慢脚步,享受夜色的美好吗?难道在这钢筋丛林里,夜晚连她最后一丝独有的静谧都不能留住吗?城市的夜,只剩下了支离破碎的无尽的黑。没有一声惊雷,唤醒我们修补天空的渴望;没有一场大雨,来洗刷天空灰黑的泪眼;更没有一阵狂风,能席卷城市的污秽,带我们回到故乡蓝天的微笑之下。我对城市的思考,渐渐徒劳地化成了对故乡的思念,在静静的夜里,乘着轻风,和我的愁心一起寄予明月。

故乡的月,和我此刻见到的一样静谧。愿你在这样的静夜中永远安详美好。

【篇四:静夜】

让我与你的静默絮语/你的静默如灯火闪亮,如指环简单/你如黑夜,拥有寂静和繁星/你的静默就是星星的静默,遥远明亮。

——巴勃鲁·聂鲁达

寂静将夜幕落下,众星孤月,宇宙于是空明。春色悄然潜入大地,暗香浮溢,万物惊醒。

我独走在陌路,借着月光,苍老的古木生出几处绿点,初绽的淡香萦绕在每一个枝头,醉一世牵绊,流落在最美的季节。穿过树影斑驳,看见静处的青草正沐浴着月色的温柔。风轻拂而过,稀疏的声音,飘过万千柔情,划过最遥远的时空。

恍然间,望见一座灰白的石桥静静地躺在细长的流水之上。走近,才发现原来桥的尽头还未达到溪的对岸,而我坐在桥的边缘,低头静看细水长流。一片残花瓣流过水下月影,化作记忆流动的风景,渲染温暖的曾经,那些美好的片段和着目光随流水消逝远方。不知不觉中,伤悲缘分,即使春花等到秋月,即使沧海变成桑田,那深情的等待终被无情的岁月抛之身后。纵使拼命追赶,也已变成回忆。断桥尽头,月光碎地,婉转惜叹流年。

深邃的夜,世间繁杂退却,我与孤影牵手,诉青春的誓言,寻不见任何余音,唯静美如饴。

沿岸细赏无数花开,在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绽放那倾城的赧颜。带着露水的花瓣将记忆尘封,馥郁沉香,漫浮在寂夜的黑暗。风吹来,四处忍冬的芬芳,将我的心沉醉。站在湄水之畔,聆听,梦在远方,悠然化作一缕馨香。而我静静等待,却偷偷缅怀。

一梦花开,一梦花落。年华似水,时光如沙。而尘世却幻变无常,物情总是让人嘘叹。看遍世态炎凉,历经岁月沧桑。无论花败还是月圆,都以安之若素的心去迎接每一次轮回。风过花残,云逝难寻,世事纷沓往复,也只有交于这无息年华里,漫然的支离破碎。

原是今夜,咫尺相守,彷徨在每一个瞬间。听,陌上走过清风,细微而温柔,洗尽铅华,轻抚,殇情之弦,与光阴浅唱,多情又婉转,风干了所有的忧郁。

最后一次登上断桥,望断残月,让幽静的月光铺在心旅漫路。红尘阡陌流水殇,春花香树烟火绝。往事随风,岁月如梦,逝水流年,我亦是行人。

缄默红尘,随时光前行,我终将踏上梦的彼岸——醒。

睁眼,晨曦透过窗帘,一米阳光,仿佛划分了整个尘世与梦。望窗外繁华,春风拂过,才知所谓静夜,原是心灵的空寂。

【篇五:静夜】

夜,与生俱来一种虚无的气质,朦胧中透着些许哀愁,抬头望天,一颗星也没有,使我不禁想起那个被泪水浸湿的夜。

那一夜也不知怎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右眼还时不时地跳着,迷信的人总说什么“左吉右凶”,我的心仿佛被夜俘虏了一般。我不停地宽慰自己:没事的,只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一颗心刚沉了下来,只听外面一声急促的刹车,我的心又悬了起来,顷刻间所有的思绪仿佛都被这刹车声变成了绷紧的弦。这个夜静得可怕,可以很清楚地听出车门被打开,有人下了车,然后“咣”地一声迅猛地关上车门。心里还对这巨大的关门声有些不满,又听到一个女人的脚步声,那是高跟鞋与地面撞击的声音,尖锐刺耳,令人毛骨悚然。那渐渐逼近的脚步声像是变成了一把无形的尖刀,一点一点地刺进我的心里。我心里在祈祷,希望一切平安,却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忐忑地等待着……

这一天还是来了,那女人正是我的姑姑,即使我无力面对这一切,可爷爷去世的恶噩就这样重重地击垮了我的心。

车了一路飞驰,我的思绪一片狼藉,只能无助地向窗外望云,天黑洞洞的,一颗星也没有,我的心更寒了。

那是我最后一次握住爷爷的手,感受着他身上残留的温度,夺眶而出的泪水让眼眶酸痛,泪水模糊了视线,眼前的世界已茫然。

那一年,我十岁,涉世未深的我面对亲人的离世终究无法释怀。我的世界顿时由彩色变成黑白,一切仿佛停滞不前。一直觉得爷爷的疼爱弥足珍贵,他总把我捧在手心,让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太多温暖鲜艳过的画面,可现在都变成要结束的一切。

“即使翅膀能够飞离哀愁,眼泪提醒我早已一无所有……”面对所失去的一切,终究无从抛躲,怎不掉滚滚的十里红尘,却不得不与时间对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颗心也渐渐走向成熟。如果说儿时的心像一颗水晶,单纯又美好,却一碰就碎;那么现在的我已学会了坚强,学会面对生活的未知与冲撞。

当流星划过天际,合实双手,我会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不知远在天国的爷爷是否一切都好?

【篇六:静夜】

“乡愁”是一个宽敞却又充满温情的词语,“乡愁”是外面漂泊游子心中的避风港,“乡愁”更是人们灵魂的归宿。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老师带领我们朗读《静夜思》这首诗的情景依稀在目,当时不懂事,并没能领会这首诗真正的含义,只是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读得好有奖励。到了初中,自以为对这些浅显古诗手到擒来,其实只是表面上对这首诗烂熟于心,却没有真正领会游子漂泊在外,一天忙碌之后,夜晚对着皎洁的月光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感情。

步入高中的校园,代表着漫无天日的住宿生活开始。由于学校离家很远,甚至就不属于东台市,因此家里人一个月就来一次。正是如此,让我懂得了思乡时的无奈、惆怅与悲伤之情。正如王维的“乡书达何处,归雁洛阳边”的担忧。我的床铺在靠阳台的一边的上床,晚上寝室熄灯后,我躺在床上,玻璃门外的夜景尽收眼底,远处高速上一排排灯照亮了天边,偶尔有几辆车呼啸而过,夜空中星星依然眨着眼,月亮似乎进入了梦乡,只露出了部分,像香蕉,又像镰刀。此时,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李白的经典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皎洁的月光,周围安静得可怕,怎能不令人想到远方的故乡和亲人,他们是否也在抬头仰望,思念着他们亲爱的孩子?

学校生活索然无味,整天面对就是几何体、英文单词等,看得我昏天黑地,天旋地转。更加令我想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让我愈发地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想念故乡美好让我心情舒畅的事物。还有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句句深入心中,表达了我对亲人的牵挂。

“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等待夜晚,独自对着月亮,暗自吟诵思乡之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