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学会了烤面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学会了烤面包】

由于妈妈爱烹饪的缘故,从小我就爱呆在她的身边学习,有时候也会帮着妈妈打打杂。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很想自己亲自尝试一下。

看着我如此想要尝试,妈妈决定首先教我烤面包,妈妈说如果我自己学会了,以后就可以自己准备早餐。妈妈告诉我,先用一瓶纯牛奶加上一个鸡蛋;混合以后需要290毫升的液体;将液体倒入面包机里面;加上2大勺白砂糖;再加入29。3克的橄榄油或者黄油;高筋面粉396克;干酵母4。1克。妈妈说这个环节很重要,酵母的多和少,或者放的顺序错了,就会影响面包的发酵,烤出来的面包就会很难吃。因此,配料的顺序必须是先放液体,再依次放入固体,面粉加入2/3以后,再放入酵母,然后再把剩下的面粉倒在酵母上,垒成小山的样子,才可以让面粉充分的发酵。发酵和烤制的时候一定不能随便打开面包机,以免影响温度和发生危险,等面包机发出蜂鸣声就可以取出蛋糕,但是一定要带上隔热的手套,以免烫伤。

根据妈妈教给我的秘诀,我开始马上自己动手做面包。可是妈妈总是不放心,在一旁指手画脚,让我很不开心。我心想:这根本就不是我自己在做面包,我想自己做。于是生气的离开了操作台,回房间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房间找我,并向我保证,她绝对不会再插手,让我独立的去完成这个面包。于是我开心的回到了操作台,并按照妈妈讲的秘诀和步骤开始做起面包来。3个小时以后,一个香甜美味的面包出炉了,我终于成功的做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面包,我赶快让妈妈给我拍了一张和面包的合影,见证我成长中又一个重要的时刻。随后我将面包切片,让爸爸妈妈和外婆一起来品尝,他们都说我做的面包非常好吃,今后家里烤面包这项工作就交给我了。

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的烤面包,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烤出的面包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和家人们分享,让他们跟我一起感受甜蜜和快乐,我非常的快乐!

【篇二:我学会了烤面包】

老面包作为一道山西的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老面包有着独特的描写,说他老实际一点也不老,只是口味独特,风味犹存罢了。

刚开始拿到老面包的时候,发现他和其他面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灰黑色焦黄的面庞,还有那软绵绵的质感,就和其他的面包一般不二,但是,我觉得不平凡的外表下总是藏着不平凡的内在,所以迫不及待的就撕开了包装。

第一口咬上去,他确实和普通的面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细细的品尝里面有一种山西人独特的味道,小麦的麦香,这种味道一直弥漫在口中,让你久久忘怀,再一次吃下去,这种面包的香味愈加浓厚,并不同于那种香精的香,而是出自自然的醇香小麦中,麦壳中,散发的最自然最本真的香味。我不禁吃了几块,上网也搜查了一下关于老面包的故事:相传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马琳,他每回都要出差在外,而且距离家非常的遥远,经常一年半月都不回家,而他非常喜欢妻子做的面包,但是不易保存,经常在路上就坏掉了,这是他想,小麦可磨碎以后放入其中,不就能延长保质期了吗?想到这里,他说办就办,然后,令他惊奇的是,这种面包不仅口味风格独特,而且保质期非常的长,他把这种方法教给四邻居,便渐渐的流传了下来。

老面包我把它放了之后,却还留恋着这独特的味道,其实老面包代表的是一种山西人的生活态度,本真快乐,自然醇厚,就像黄土高原默默耕耘的人民,淳朴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正如这平凡外表下的老面包一样,看似平凡,实则不然,一口下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其中的香味,更感受到山西这个地域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

【篇三:我学会了烤面包】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块香甜的面包,那碎片化的生活就是切片面包。它方便、独立,很容易抽出来品尝如同这样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利用起来充实自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科技的出现,我么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可能十几年前我们的阅读方式是捧着一本书静坐在图书馆中细细品读,但现如今碎片化生活的出现,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我们不再向之前那样抽出一整段时间来,而是利用身边点滴细碎的时光去看书,可能是挤公交坐地铁时,也可能在等待无聊时。这些改变和智能化产品的发明是密不可分的,它让我们有了一种更适应现代化快速生活城市节奏的方法。把便利给予我们,当想读书的时候可能只要在手机中找,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要跑到图书馆,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我们的时间。

当我们很喜欢一本书的时候,我们也不用跑到书店,动动手指在手机中就可以买到。这就是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会吧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更专心做自己所专注的,利用起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新颖又快速。

碎片化的生活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确,一片片的面包吃起来很方便,但论其满足感那似乎还是一整块面包所带给我们的更多。碎片化的生活固然有许多好处,但在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中缺乏了些许人情味。导致低头族们越来越多,朋友们出去游玩时,一家吃团圆饭时,所有人只顾着自己的手机。如果碎片化的方式让人心疏远的话,这就是本末倒置了。碎片化方式的出现本是让人更高效率的利用时间,完成目标,却在碎片化的社交之中人们逐渐迷失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相处。当有一天,人们既有切片面包的独立与便利,又能有一整块面包的亲切和热情,兼顾两者,那这样吃起来面包会更加香甜可口。

利用好碎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也不妨抽出一下午,泡上一杯好茶,沐浴着阳光,静静地欣赏书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篇四:我学会了烤面包】

不久前,妈妈买了一台面包机,它被放在墙角,一动不动。今天的晚上,我终于有机会体验一次。

我先拿出面包机配备的食谱,上面的面包样式琳琅满目,个个都十分诱人。“提子牛奶面包”、“核桃咖啡面包”、“玉米面包”等等。还有一些新奇的东西:“糯米年糕”、“海绵面包”……忽然,一个我从未见过的面包吸引了我——“米饭面包”。就做这个吧!

我一手拿食谱,一手在橱柜里捣鼓。水150克、砂糖18克、黄油10克、盐5克……哎~这才一开始,难题就来了。我怎么知道150克的水是多少呢?想着想着,我瞟到了家里的体重测量仪上,我把计量单位调到“克”就开始一个一个称……

总算称完了,该面包机登场喽!打开盖子,咦,里面有个小勺子。我看了看说明书,我又看了看配料表,呀!原来这个勺子是有刻度的,它是用来算分量的呀!早知道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我把配料、面粉一一放好,盖上盖子。按下“启动”按钮,上床睡觉了。夜晚,我甜甜蜜蜜地进入了梦乡。

【篇五:我学会了烤面包】

午饭的时候,爸爸看我对着电视画面里的大面包发呆。于是吃完饭,他就拉着我去厨房跟他一起做面包。

我最爱吃刚出炉的烤面包了。说干就干,我们把做面包要用的食材鸡蛋、黄油、糖、盐、酵母、牛奶和高筋面粉都一一准备好。爸爸告诉我,各种食材的比例要掌握好,否则做出来的面包口感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个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有称重神器——食物称。

不一会儿我们就把这次烤面包所需的食材一一称好放在器皿里了。

称食材只是做面包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把鸡蛋和黄油放在一起,加上盐和糖,用筷子搅拌起来。大约15分钟后,黄油、鸡蛋和调料都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黄澄澄的黄油鸡蛋团。爸爸把这个黄油鸡蛋团倒进了高筋粉里,再把溶解了5克酵母粉的半包牛奶加入其中开始和面。

俗话说,劲道不劲道,关键看手劲。揉面可是个技术活,面揉好了做出来的面包才更可口,只见老爸用手将面团在面盆里不断挤压。我们用的高筋粉弹性很大,揉起来更费劲。这实实在在是个力气活呀。

老爸把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醒发了大概30分钟。我问爸爸为什么要醒发面团呢?爸爸笑了笑说,要给面团松口气,让面团表面更光滑。时间到了,爸爸把大面团分成了很多小份,揉好一个个面包坯子整齐地放进烤盘里。

我看着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是爸爸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先在烤箱里用低温35摄氏度左右让面团发成2。5倍大,才能大火烤制。一个小时过去了,面团慢慢地从刚才的“小不点”发成了一个个“大巨人”,真是太神奇了。

这时老爸把烤箱的温度调高到180摄氏度,15分钟后美味的烤面包就出炉了。

虽然等待是很让人心急的,但是当吃着甜甜香香的面包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满满的幸福。

【篇六:我学会了烤面包】

你有你的独门特技,我有我的拿手好戏——做面包。

说起面包,我又想起了刚开始学做面包时的那件事。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小姨来到了我家,见我写完作业了,就对我说:“吴祖平,想不想吃面包,我可以教你做。”我高兴地回答:“太好了!”说做就做,我们摆好了需要的东西:鸡蛋、牛奶、糖、面粉……一切准备就绪,小姨先教我分离鸡蛋。

“不就是把蛋清和蛋黄分开吗?”看小姨示范完毕,我心中暗想,“太简单了”。可是鸡蛋到了我的手中,蛋清和蛋黄一直粘在一起,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怎么也不肯分离。我拿起筷子一搅,蛋黄散进蛋清里了。看到这,小姨拿起一个鸡蛋,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破蛋时要紧靠碗沿,破大头,动作要轻,破口尽量小一些,先让蛋清窜出来……”在小姨的帮助下,我终于把蛋黄、蛋清分离了。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搅拌。小姨搅拌蛋清,我搅拌蛋黄,一分钟,三分钟,十分钟……渐渐地,我的手不听使唤了,我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说:“小姨,行了吧,太累了!”小姨笑了笑,示意我再搅拌一会儿。

终于搅拌完了,下一步把搅拌好的蛋液倒进电饭煲蒸熟行了。小姨定上时间,定上温度,让我看着。二十分钟后,电饭煲停了,打开一看,嗬!面包做成了。

有一次,表弟来我家,我就说:“给你做面包吃,如何?”“好啊”他非常高兴。打蛋、和面、搅拌……一切有条不紊。可是,放入电饭煲后,温度调高了,面包取出后,糊了一小层。不过,表弟还是蛮高兴,因为这面包是我亲手做的。

还有一次,学校举办开放周活动,班里要求每个同学露一手。同学们有的唱歌、跳舞,有的表演魔术,有的当众擀面条,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临到我时,我不慌不忙一一拿出自己捎来的材料,做起了烤面包。一番等待后,面包出炉了,同学们品尝之后,纷纷向我伸出了大拇指。看到这些,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而今,家里来了客人,我总要展示我的拿手绝活——做面包。真的,一些手艺学起来不容易,但真正学会了,就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