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最美的水乡——西塘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最美的水乡——西塘】

在我的印象中,最美水乡无愧于西塘。

西塘位于嘉兴市,那里所有的家庭都傍水而居。

还未到西塘景区,路旁便赫然写着一句——欢迎到达5A级西塘景区。景区内,人山人海,简直是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一家家店铺,一座座小桥,无不体现着西塘的风俗特色以及它的美。

西塘的房子都是檐角飞起的民居,非常有特色,桥都是各有不同,但这些各有特色的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拱桥。桥上的图案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一些龙飞凤舞的字;有的是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有的桥上还挂着许多装饰品,任游客观赏拍照。

西塘不仅桥美,水也美。来到水乡,当然要玩水,不然岂不是白来了一趟?我们沿着标识,来到了船屋,是坐船的。我们乘着船,在水的柔波和风的吹拂中荡漾着。划船人也仿佛初来此地一样,随着船的前进唱着民歌,歌声响彻云霄、我为之一振。突然感受到了西塘水乡的独有气质,那是一种清新脱俗的美,但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划船人的歌声中,你能体会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吗?我们在船上,静静地观赏者河两岸的景色,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回酒店的路上,我愕然发现,河中有许多水草在在漂荡,人们用能浮在水上的木棍把水草捆住,不让他分散开,布满全河。这一处简简单单的河流样貌却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西塘的水,西塘的桥,西塘的每一处都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那是一方没有污染,没有破坏的水乡。

我爱美丽的西塘。

【篇二:最美的水乡——西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水乡自古多柔情,犹如一段深情的歌,又好似一首清新的小诗。在我的印象当中,江南水乡仿佛一幅精心制作的水墨画,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和谐,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次秋游,我们来到了神州水乡第一古镇——甪直。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就有一种沧桑的古感。抚摸光滑的青石表面,我知道那是被江南的细雨抚润的心怀,偶尔也有一点坑坑洼洼,那是多少年的饱经磨难,却依然容颜不变。

小桥流水是江南特有的风情。那一座座苍老的水乡石桥横卧在清清流水上,小桥的栏杆是一块块石壁,石壁上刻着栩栩如生的图案,仿佛在悠悠地讲述古老的故事。船缓缓地从桥下穿过,水面泛起了丝丝涟漪。人走在桥上面,就像在画中一样。

江南的水美妙而灵动,有碧玉般的清秀,不浮躁,不张狂,就是船只驶过,那也是曼妙的姿态。举手投足之间,风韵流传,江南的流水就是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的。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轻盈的梦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姑娘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在缓缓流过的溪水里,摆弄着浣衣的动作,哼着美妙的小曲,在灿烂的阳光下,温柔地笑着。

淡淡而疏离的薄雾笼罩在小镇的上空,河畔两旁,古老简朴的房子,白墙灰瓦相映,朴素而明净,优雅又别致。

水乡,你是人间的天堂,你是五彩缤纷的梦想,你让我流连忘返……

【篇三:最美的水乡——西塘】

“水乡”,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或许是因为整日忙碌于眼前的生活与学业,我很少去往水乡,即便到了,也不曾静下心来好好欣赏。依稀记得第一次去那里,还是在我四岁的时候,从那时起,“水乡”的秀美,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今年中秋,借着来舅舅家过节的契机,我有幸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刚一到,便更加惊诧于这里的美了,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最奇异的莫过于中秋之夜了。真是应了那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皎洁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院落里,流进门槛,流进窗框,流进我小小的心中。时不时飘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桂香,将我整个身体笼罩,院子里那棵桂花树,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对我微笑问好。我走出去,立在庭中,感受到月白风清,好不惬意!踏一步,仿佛溅起一池月光,将桂树镀上了一层银色外衣。一池月光,一树桂花,交织成了一首静谧温情的歌谣。

第二天,应朋友热情的邀请,外出做客。我们玩得很尽兴,眨眼间天色已晚,我这才想起早上和外婆约好了下午去看戏。

我心里别提多欢欣了,偏偏又下起绵绵的细雨,我抱怨天公不作美,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冒着雨就往家跑。一路泥泞,一路奔跑,我累得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也湿了一大半。终于看到舅舅家门口的小桥了,上面似乎有个人影。近些,再近些,那人影也越发熟悉起来,是外婆!她也看到了我,长舒一口气,眼里流露出既生气又心疼的神色,嗔怪道:“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还这样让人不省心。”听了这话,我一转疲态,用力拍了拍胸脯,“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可这似乎瞒不过她的眼睛,“得了。冻坏了吧,走,回家给你做羊汤喝。”外婆起步离开,我却停在原地,心里满是幸福。望着外婆离去的背影,心中洋溢起一股说不出的暖意。一座桥,一场雨,交织成了一首温馨贴心的歌谣。

时光的流逝总是那么悄无声息,这温暖的画面时常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放映。《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却道:非雨非雪,唯有赞歌;静谧月色,温馨话语。又见水乡,真好!

【篇四:最美的水乡——西塘】

这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茅浒水乡野炊。

上午,我们约好在我家小区大门口集合,人到齐了准备出发。这一路上,我十分兴奋而又激动,因为我这次是第一次去茅浒水乡。不知不觉,我们的车就开到了目的地,这里真是美不胜收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草地,接着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湖”,然后是“建立”在“湖”上的小岛平原,真叫人赞叹不已。

噢!我们几个小朋友一下车就直奔草地,在草地上嬉戏,玩闹……大人们就各忙各的,洗的洗菜,炒的炒菜,煮的煮饭。

突然,王楚骥提议去“湖”里捉鱼。大伙都举手赞同,我们哼着小曲朝“湖”边前行。来到“湖”边,我们把准备好的塑料杯,一人一个,比赛开始啦!我们都鼓起大大的眼睛,生怕鱼儿从自个眼皮下溜走。等我小心翼翼双手合十去“抱”它时,一不留神,它溜出我的指缝间。经过几个回合,大家毫无所获,有些沮丧。突然,杨楚帆说:“我们分组行动好不?”两个两个一组,两面夹击,哈哈!这点子真不错,我和王楚骥不一会儿就捉了好几条,正当我们洋洋得意时,对手过来抢鱼了,我们毫无防备,被抢了好几条鱼,我们反抢,谁知对手早有防范,我们一无所获,只好另寻目标。吸取上次教训,处处防备他们。我们俩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杨楚帆他们。

一转眼,太阳公公就落山了。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茅浒水乡。

【篇五:最美的水乡——西塘】

我的家乡建湖,地处黄海之滨,背倚苏北平原,素有苏北里下河“水乡明珠”美称。这么多年来家乡发生的变化使我惊叹,更让我自豪。

县城变得更美丽了。街心花园芳草如茵,绿树环绕,让人心旷神怡;美丽的西塘河风光带如诗如画,踏着蜿蜒的小路,听着欢快的音乐,观着起舞的喷泉,赏着盛开的花草,让人不觉陶醉其中。夜幕降临,道路两旁的霓虹灯、轮廓灯、探射灯和公园里的景观灯、地埋灯、草坪灯流光溢彩,仿佛与夜空中调皮眨眼的星星正在开心地做游戏。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遍布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二十层的森达大厦、几百米的电视塔、颇有气势的会展中心,正成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物。

人们变得更富有了。以前人们出行都骑自行车,现在都骑摩托车助动车,开轿车的也不少;年轻人走出田间地头,到上海苏州无锡等大城市打拼去了,不少人在城里买房安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过去的泥巴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柏油路、笔直的高速公路、铺轨的火车铁路,就连到乡下村庄也都铺上了水泥路。参加休闲逛街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农工商联华超市、迪欧咖啡馆、有意思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好。

家乡变得更知名了。过去建湖水乡声名远播,是因为有“九龙墩”的汉代墓藏群落、矗立千年的唐代朦胧宝塔,有民族英雄南宋臣相陆秀夫、笑震联大的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美籍华人及著名宇航员王赣俊,有万顷荡绿千亩水清的九龙口自然风景区;而今,更多的是因为荣获了杂技之乡、淮剧之乡、花炮之乡、皮鞋之乡和建筑之乡等系列美称,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和中国石油制造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及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平原绿化县等诸多荣誉。

我爱我的水乡!

【篇六:最美的水乡——西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说的就是我外婆家了。

在我还小的时候,父母亲都忙着赚钱,故经常把我放在外婆家中,而我也非常喜欢这水乡,外婆所在的村子里,有一条沿村南边流过的河,那条河便是我童年的乐趣所在。

这条河可以说是村庄的命脉,许多人家都靠着这条河生存,而它永远是一幅静静的样子,任凭索取,却不起一丝波澜。每次我看见它,那似睡非睡的模样,恍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不带一丝烟火,毫无声息的流淌,不扰水乡的平静。只有偶尔的几只顽皮的鱼儿从水中惊起,泛起一阵阵涟漪,才会让人发现,这条河原来在流淌着。

这条河还是村里的媒人呢!河上有一座拱桥,河边有一座小小的亭子,本是用来乘凉的,可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情侣们定终身的场所了,不知有多少对情侣在桥上牵手而过,在亭中互相依偎。但凡外村的人来娶本村的女孩,一定要从桥上走过,还要在那亭中拜三拜,那时的人们相信,是河带来了这些姻缘,所以他们需要向它祭拜一番,这样,就可以得到它的祝福,会使家庭幸福美满。当然这只是迷信的说法,但却足以表明村里人对它的膜拜。

河更是我们这群小孩子的快乐源泉。每逢夏天,我们总是在水浅的地方游泳,互相泼水,那时的情景是那样的叫人难忘。曾经的淘气,让我们在情侣幽会时用石头砸在水中,惊吓他们;曾经的幼稚让我们拿根鱼竿,学着大人模样在河中钓鱼,而往往拉上来的只是一根根水草;曾经的幻想让我们总是在寻找河畔的珍珠,当然,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但正因为这些,童年才有了乐趣。

去年,我又去了一次水乡,那里,如今已称不上水乡了,河已被填平,修起了一条宽阔的马路,桥也随之被拆,亭子也不知去向。再近水乡,已找不到当年的快乐,有的只是对当年快乐的追忆。

水乡啊,我魂牵梦萦的净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