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今天吃完午饭,我便在妈妈的陪同下,兴冲冲地赶往一中体艺馆,去参观“流动科技馆”。自从前天老师宣布这项活动的那一刻起,我便一直迫不及待地期盼着。听老师说,那里有很多神奇又有趣的科学仪器,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仪器呢?真想马上一睹为快呀!

来到老师交代的集合地点,——一中大门口,老远就看到这里早已聚集了好多家长和孩子,看来大家激动与迫切的心情是一样的。片刻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体艺馆。只见馆内摆放着好多仪器设备,令人目不暇接。大家无比欣喜,唏嘘不已。我按捺住强烈的兴奋之情,决定按顺序来参观。首先,我看到离我最近的一台设备前,好几个同学正摆弄得正起劲,好奇心驱使我赶紧走上前去。只见玻璃柜子里有6个转轮,只有最边上的两个转轮与柜子外面的手柄是相连的,可是摇动手柄,所有的转轮都转动了起来。我纳闷极了:这是为什么?转轮是借助什么力量实现隔空传动的呢?我俯下身子,定睛查看。终于让我发现了奥秘,原来每个转轮边缘都贴有几个小磁片,转轮间的小磁铁靠磁力产生相互作用,带动与之相邻的齿轮转动。妈妈在一旁告诉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利用了这个原理,比如:磁性螺丝刀、冰箱门。哦,我想起来了,难怪每次我关冰箱门,那门离冰箱还有一小段距离的时候,就被吸过去关上了。

研究完这个,我又参观了好多别的设施。后来,我又被另一台仪器深深地吸引了。透明的玻璃柜子里竖着两根小铁柱,铁柱上有不少尖利的铁针。我摇动手柄,小铁柱转动起来,当两根铁柱上的任意两根小铁针转到彼此挨近时,就迸发出明亮的火花。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微笑着把手指向上方的讲解牌。我认真拜读,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导体上电荷的分布与其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导体表面突出和尖锐的地方,电荷的分布比较密集,因此其附近的电场强度也特别强。两根铁针靠近时,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气被电离,从而产生尖端放电现象。这个知识太有趣了!回家后,我又打开电脑百度,了解到避雷针就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不断地放电,避免电荷的大量积累,达到避雷的目的。

我继续游走,把所有的仪器都研究了个遍。不知不觉中,一下午就过去了,馆内川流不息的参观者也陆续离开了,但我仍意犹未尽。在妈妈的一再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今天,我真是收获巨大,不虚此行。我感觉,我已悄悄地爱上了这神奇伟大的科技。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难怪有句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到这里,一个豪情壮志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勤奋学习,将来争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篇二: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今天,天气十分凉爽,太阳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来,爸爸要带我参观京杭运河博物馆。

我们来到运河文化广场,这里可真热闹啊。我看见一处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没错,就是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进去看看。

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脚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着清澈的水,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置身在大运河,美丽极了。我们参观了“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运河文化”四个展厅,了解了许许多多关于运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东西。我看到了铜钱、粮票、地契、还有古时候的刀具。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一个大木架子前,手里拿着“木杆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于织布的工具。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呀!

我们穿过博物馆的四个展厅,一路看见许许多多铜像,我跟他们握了握手,真是有趣。这些可都是为我们后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呀!我要向他们学习。

时间就像调皮的小孩,从不提醒别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我学到了许多,真是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

【篇三: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参观了北京的纪念堂。

纪念堂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应用纪念碑的南面,它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5月建成,占地5。72公顷,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在这里,安息着20世纪中国一位最伟大的人物——,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这位为人的风采。

纪念馆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前来参观,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见头的长龙。我们一家排队等候将近3个小时,才进了纪念堂的大门。

来到纪念堂,我不由得赞叹道:纪念堂真是庄严雄伟!纪念堂周围种着许多挺拔的松树,它们又高又粗,每棵松树就像卫兵一样,守卫者纪念堂。

登上台阶,一眼就望见“纪念堂”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雕像,雕像前有一个献花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多都是拿着花束来献花的。

穿过北大厅,来到厅,只见安详的躺在水晶棺里,身上盖着党旗,棺材的底座上镶嵌着国徽,一盆盆鲜花围绕着水晶棺,四个表情严肃的士兵在守护着。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纪念馆,我心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健设的更加美好。

【篇四: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篇一:参观科技馆】

丘金泉

今天我们跟着行文教育去了北京精雕馆。我从教室里出来,看见小花在摇啊摇,它应该是在和我说:再见,祝你玩得开心!我们坐上大巴士来到了北京精雕。

我们参观了许多物品,其中我最喜欢坦克,坦克由767个零件组成,而且还是不锈钢的零件组成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由机器刻成的,后面我们又知道不是所有的步骤都由机器组成,后面是人工的,当然,我喜欢它还有一个原因,那当然是因为它帅!

我们最后做了印章。当结束时我还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创造许多新奇的东西!

【篇二:参观科技馆】

范梓琦

今天,我刚打开房门,灿烂的阳光就涌入了我的心中。

我兴高采烈的去到北京精雕科技馆,我被那些精致的精雕吸引住了,我看到了九龙盘、足球、宝剑、还有很多有趣的精雕。接着,我们去看怎么做钢笔,我们还去看了刻鸡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就是做印章。下午,我们玩了拼三字经,结果是我们组赢了,老师就给我们发了礼物。

今天让我学会了很多,我长大后一定要报效祖国!

玩完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科技馆。

这次活动真让我终身难忘啊!

【篇三:参观科技馆】

刘仲轩

12月23日,我们坐着校车来到北京精雕科技馆参观。在坐车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在猜着不同的数字游戏,而且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声了,我也越来越开心。

到了北京精雕科技馆,一位老师走了出来,给我们讲解了各种加工机器。后来,老师领着我们上了二楼。我们看到了一切,哇!里面放着好多电脑,我们本以为可以玩电脑游戏的,可是老师却让我们做自己的印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用电脑设计自己的印章。我们开始使用电脑了,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和一个很胖的同学总会出现不会和有问题的现象。直到了下午,我们才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印章。科学就像一座丰富的大宝库。

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长大后为祖国发明最厉害的战斗机。

【篇五: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2014年7月27日早上,我们吃完早饭,就去了朝阳公园的光学科技馆。在科学馆内,我们参观了很多关于光学的展品。

进了科技馆,我们拿着票,就进了展厅。刚一进展厅,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叹:在展厅里,到处是纵横交错的光线,到处是介绍实验原理的电脑和试验用的设备。

首先,我们参观了一个刻着马的奇妙圆盘。

我看了一下介绍然后按介绍把圆盘转起来,从缝隙中看转盘前的水流。没想到,这条水流在缝隙中竟然变成了一串水滴!原来,这个圆板的两条缝隙的间隔和旋转的速度相抵消,就是水珠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看起来就像一串水珠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一张纸。这张纸是一张一半白,一半黄的。但是,它的颜色的分界区域要是被东西当住那这张纸看起来颜色就是一样的,看来,光也是能骗我们的眼睛呀!

我们除了参观这两个展品外,还参观了很多展品,如“七彩的”影子、光的折射、光的幻觉……真实应有尽有!

这天参观科技馆,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光学知识,而且还做了实验,我的收获可真大呀!

【篇六: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暑假里,爸爸带我参观中国科技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八月四日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了科技馆。科技馆里陈列着许多科技产品,有返回式卫星回收舱、实行电脑操纵的现代家庭样式、以空气做动力的机器人音乐指挥、可以跳舞的机器人等,还有许多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各种科学试验:比如小球对撞、钉床、隐身术、防弹衣、隐形飞机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机器人舞台、会指挥的机器人和骑车走钢丝了。

会指挥的音乐机器人全身透明。会说话、能指挥下边的小机器人进行独奏和合奏,它指挥什么,什么乐器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音乐停止后,它会介绍自己,它说它不用电,只以空气做动力。

机器人舞台上有两个机器人。隔一段时间它们就表演一次。它们一开始先做健身操,然后表演绝活。一个机器人会太极剑,另一个会转陀螺,还会把高速运转的陀螺放在剑锋上而且不掉下来。

我还喜欢的一项活动是骑车走钢丝。我的身高刚好够,可以骑了。骑在上面,开始不怕,等骑到钢丝中央的时候,总觉得要掉下去,后来我不看下边,终于骑过去了。为什么自行车行走在细细的钢丝上不会掉下去呢?那是因为在自行车的下面吊着一个重物。

我很想把所有的东西玩个够,可是时间不允许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中国科技馆。我想,如果明年暑假来北京,我还要到科技馆看一看。科技馆真是一个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地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