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中秋情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中秋情怀】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决定回农村老家过节。

爷爷退休了,他不想在城里生活,回到了农村老家,过着休闲的生活。一大早,我就准备东西回去。爸爸叫我拿了一袋新会柑、一卷豆沙月饼和一盒五仁月饼给爷爷吃。我偷偷地吃了一个柑,哇,酸到盲人都开眼了。于是,我换成了又大又甜的贡梨。我又看了看那豆沙月饼的包装,它是用纸简陋地包装起来,看起来太寒酸了。还有那个早已被我们零零后开除出月饼界的五仁月饼,吃起来甜到掉牙、硬过石头。于是,我把它们全部换成了广州酒家的双黄白莲蓉月饼,装在一个纸皮箱里,就带回农村老家去了。

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回到农村的家里了。刚回到家,爸爸就叫我拿出带回的纸箱。打开纸箱后,爸爸愣了一下,说:“我叫你带的豆沙和五仁月饼呢?”我说:“我看那月饼的包装那么简陋,一看就是低档货,还有那个石头一样难吃的五仁月饼,我把它们换了更好吃的月饼了。”爸爸又打开另外一个袋子,说:“我叫你带的新会柑呢?”我说:“那个柑太酸了,都酸掉牙了,所以,我换成了又甜又多汁的贡梨了。”说完,就等爸爸称赞我的小聪明。爸爸却气愤地对我说:“我叫你办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办好,豆沙和五仁月饼是我和你的爷爷从小吃着长大的,是我们两代人的集体回忆,与贵贱无关。还有,新会柑虽然是酸的,但你爷爷要用它来晒制我们做菜喜欢用的陈皮的。到了你这一代,传统都不能传承了。”

我终于明白了,中秋节吃的食物贵不贵、好不好吃,其实都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吃一种传统、一份情怀、一串快乐……

【篇二:中秋情怀】

当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恐慌,是否有一天会被机器取代,我想这是不会的,我知道我们的体内一直有一根透明的,蓝色的骨头,招引我们一直向前,那根骨头唤作“情怀”。

表弟满月,我前往城隍庙,找打铜器的老师傅做个虎头纹的铜铃铛。没想到他的店面还是隐藏在旮旯中,窄小的屋舍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铜壶,碗碟,以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工具。另一边的墙上则挂满了书法,他的字苍劲与柔情并济,潇洒中有大气,令人可敬又可亲。

他对铜器的深情从一而终。执着便是情怀。

老师傅在铃铛上一沟一壑地描出虎头的纹路,用一根细细的红绳穿过,挂上一颗藏青颜色的小玻璃珠,打上绳结。他把铜铃放在耳边摇晃几下,发出了清脆的叮当声,这才装盒交给我。这是他特有的习惯,每做完一个铃铛,总是放在耳边听一听声响是否清脆。他说“这声音差了一点都不是我的手艺。”他的铜器都像是艺术品被珍爱着,而他是那个有古道心肠的手艺人。

老师傅看似朴素,却实实在在具有匠人精神。他待光阴、铜器、书法都如待日月山川,每一个细胞都热烈跳动,那样热的衷肠,那样令人心动。

他拿着细小的刻刀,在还未制成的黄铜表面,用隶书一笔一划地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看似孤独,没有懂得铜器的知己,但我知道,当他抚摸过铜器表面时,他已沉浸在自己一手打造的世界里了。那份拙朴、厚实,是情怀。

中国千年的风雨烟尘倒映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往的故事早已被遗忘,唯有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不会消逝。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心里依旧装着祖国的好河山。老师傅身上具有许多以往在社会中慢慢消退的品质,这些令我敬佩,令我为之动容的品质,亦可称作情怀。

有情怀的人,总是自带光芒……

互联网塑造了一个抵御孤独的防空洞,涵盖了光纤所及的所有社交关系,借此抵御生活中真实的孤独。我们的社交能力正在慢慢退化,人与人之间好似缺少了一种婉约的珍重感,“匠人精神”被社会推行正是因为很少有人再专注于做一件事。网络上的“键盘侠”肆意地用言语伤害别人,人们好像很难再被感动,对陌生人失去了善意,价值观也逐渐偏离。

像老师傅一样的匠人是如此之少,因此他虽渺小却又伟大。因为美好是如此珍贵,所以每次感受总能让我动容。在这个新闻总是反转,信任总被欺骗,善良总被利用的年代,让我们保持赤诚,摆正价值观,富有同情心,做有中国情怀的新生一代。

回望过往,沈从文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情怀;林微因的美貌与才情,对建筑设计的热爱是情怀;毛泽东能写下豪迈的《沁园春雪》是情怀;中国绵延了五千年之久的传统礼仪更是中国特有的情怀。

更多时候,情怀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是爱自己,爱生活;爱这鲜衣怒马,也爱那时光惊雪,繁华不惊。面对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赤子之心永存。

城隍庙依旧熙熙攘攘,我看见的世界仿佛更加温柔,路边杨树的叶子闪闪烁烁,这短暂的闪灼从我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会留下些什么吗?我想会的……

科技的发展,是令人为难的方式,但我相信,我们永远不会被取代,因为我们的身上是特有的“人情味”。

如此沉重又如此轻盈,那情怀明显有着中国的温度。

【篇三:中秋情怀】

窗外别样的寂静,晚风微微荡漾,我的思绪绵延千里……

乡村的桥,如此秀美,桥的影子,藏在水底里,若羞涩的女孩,有时又觉得如陈年老酒沉淀了太多的故事。任凭河水潺潺流动,桥在同一位置,亘古不变。

小时候每次和爷爷到上坡上放牛,都会经过那座小桥,然后和爷爷聊天,听他讲那古老的故事,在桥上,看着远方,呈现在眼里的是满眼的绿色。夕阳西下,回家时站在桥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舍不得离开。上中学后,便不能再像童年那样每天都跑到桥上玩了,在学校的日子里更多的只是对桥水深深的四年,魂牵梦萦中,我对桥水多了几分感悟。

桥水是友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我仿佛看到汪伦与李白依依惜别时深邃的目光与不舍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送孟浩然书法的无尽感慨。流水不因石而阻,朋友不因远而疏。急水急冲桥下影,高山阻隔友谊情。在桥的映衬下,水依然故,自古多少友情寄桥水!

桥水是爱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典的女子,窈窕妩媚,如芦花在风中摇曳。水是绵绵的愁怅,是寄情的依托,桥是爱河两边情系的纽带。喜鹊为牛郎织女搭建天桥,编造了天造地设的一对鸳鸯。前世黛玉欠下宝玉的几滴琼浆玉露化成他们今世的姻缘之桥,演绎着动人的爱情,让人迷恋,让人神往,让人痴迷!

桥水是乡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似水柔情凝于故乡土,那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啊!人都有怀乡情结,那份惦记永远是真实的。美丽而善良的昭君出嫁时,她忘不了故乡的桥水,因为正是那桥水赋予了她植根于灵魂深处的柔情与刚毅,最美的音容与笑貌。她带走的,不仅是故乡的一瓶溪水,是生活的真谛,是无限的眷念,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那一瓶来自故乡的水,便是她生命的所有。

桥水是别在任何情怀中的一枚徽章,是扎根于我体内的血脉,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亮丽风景线。

我轻轻地推开窗户,尽情地呼吸着晚风吹来的乡间气息,沉浸在桥水情怀中,让心中无限的遐想飞翔!

【篇四:中秋情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故乡与我的中文情怀。

我是个潮汕人,我听着戏曲长大,是的,潮剧是潮汕人的骄傲,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记得那时候戏班来我们村招收演员,当我穿上戏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站在舞台上演员,那声声含泪含情的唱腔,那一句句古典的诗词歌曲,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衣袖飘飘的时代。可是,再三抉择之下,我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那一条路,但是我从此与文学订下了永久的契约。

正是这样特殊的成长环境,让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香弥漫的生活。我一直觉得书里有一个世界,那里有海的动静,星月的隐显,节气里的风霜雨露,甚至是一片花瓣偶然的归处。书中一定有另一个我,她在替我感知另一种生活,就像在舞台上一样,我扮演的不仅仅是她的造型,我唱出来的更是她灵魂的声音,即使穿越千年,依然通过这些古典戏曲,这些诗词歌赋,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

其实,说实在的,我的故乡,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地方。这里朴实的农民,他们没有给我知识和财富,但是他们给了我一种力量,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每当我拿着书在院子里读的时候,耕种归来的农民叔叔总是会很欣慰,有时会给我一个番薯,或给我一些豌豆黄。他们觉得书就是这个故乡的希望,他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我忽然明白了,自己读的那些书,农民们或许谁也不懂,但是,他们希望我读,鼓励我读,帮助我读。我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真正属于人民的默契,为人民找回自己的文化的精华,他们无法改变的,让我们,去实现!

在寂寞的夜里,在一盏孤灯下,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是否愿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够吃尽苦头?当我看到父老乡亲们在欣赏我获奖的文章的时候,当我看到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因为,那些我亲笔写下的文字,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下定决心要用一生去精心呵护它成长,不管前方如何风雨兼程。

这,就是我的中文情怀,它深深地扎根在潮州的土地,让我的文字得到一种有根的生存!

谢谢大家!

【篇五:中秋情怀】

诗歌,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吟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

诗歌总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美。这种美,犹似绵绵细雨滋润干涸的喉咙;如同丝丝微风拂动凌乱的长发;好像一湾潺潺的清泉涌过沉睡的灵魂……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尽情的享受着万种风情,欣赏着不同派别的诗人将各自别具一格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林静鸟无言”的清澈;有“溪桥渡晓霜”的秀气;有“玉人和月摘梅花”的温柔;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壮;有“林空鹿饮溪”的惬意……读之或心潮澎湃,或扼腕叹息,或心旷神怡,或如沐春风,或如酌清泉。

最初与诗歌结缘,是小时候受到爸爸的熏陶,那时候爸爸一句一句地念,我便一句一句地学,虽不解诗中内涵,却喜欢它琅琅上口。在诗歌这盏明灯的照耀下,我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知道什么是诗歌的童年迈向能够欣赏诗歌的青少年。我用心体会诗歌的内涵:诗歌是风,轻抚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让充满爱的空气萦绕在你我身旁。诗歌是火,点燃大雪纷飞的黯然季节,让冷漠无情的寒冰在瞬间融化。诗歌是水,洗去心灵的创伤,让暗淡的生命之光闪烁新的希望。诗歌是阳光,无论夜的漆黑多么漫长,也无法掩盖它耀眼的光芒。

在春天,诗歌让我体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到炎夏。诗歌让我置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在秋日,诗歌让我体验诗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胸怀。在严冬,诗歌让打小生长在南方的我领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雪景。年少的我,在这片诗歌的天空中经历风雨,走过春夏秋冬,感念诗歌的美丽,体验生活的真谛!

诗歌,就像一湾清泉,流成小溪,汇成江海,让我们读到魏晋风骨,汉唐气象,宋明情怀。是屈原的悲愤,是李清照的温婉,是李白的浪漫,是苏轼和豁达,是陆游的忧郁,在诗歌中流淌着千古绝唱,万载风流!诗歌维系着我心中憧憬着的一腔单薄也飘渺的纯真情怀!

【篇六:中秋情怀】

日光普照,柔美的月光令人陶醉,不禁遐想绵长。

——题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一轮明月当空,犹如一股清泉,清澈见底,透明皎洁,天地之间充满宁静,清风拂过,柳条在月前而婀娜多姿,小河的波浪也轻轻拍打着,令人思絮万千。

那月光扑在面庞,似乎带上神秘的面纱。优美的唐诗宋词,富有色彩的深化,从脑海闪现出来……

古人对皎洁的月亮情有独钟。“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空灵淡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斜光到晓穿朱户”离愁别恨的凄惨哀伤。“一时回首月中看。”的将士们回首东望思念家乡的月光。

嫦娥奔月,给人留下奇异的幻想。身处广寒宫,远离俗世间的喧嚣,身处精美安静的意境,应该也觉得孤独寂寞把。在这漫漫长夜中,凝视着风世俗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中,依稀望见南唐后主李煜登上西楼,在楼台中独自徘徊的孤独身影以及苏轼把酒问天的情怀,而这一问却已消磨了近千年的时光。这空灵的目光因饱含了中秋佳节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凝重,因承接了千年文化蕴藏而深远,多少的离愁别恨随风消逝,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留在人们的心底。

在这静谧的夜晚,携一颗饱含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心登上高楼,避开熙攘的人群,融入澄静清雅的深邃,在这漫漫长夜中饮茶赏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