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们的节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们的节日】

春节来到了,我们辞旧迎新。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为了隆重举办此事,我家大费周章,做了许多准备。首先,我家全动员屋里屋外来了个大清洁,天花板要抹一抹,墙壁上的灰尘掸扫一下,窗门卸下来清洁干净,床铺被席也要洗一洗,台台凳凳认真洗一次,这样忙了一整天,我们累得腰酸背痛。到了除夕

门口两旁挂着红红的灯笼、美丽的花灯、新的挥春……这些都蕴含着幸福的气味。我们期盼的春节到来了。我穿上新的衣服,穿上新的鞋子,带个新帽子,我见到爷爷,马上笑盈盈地对他说:“爷爷,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乖孩子”爷爷笑呵呵的,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接着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再给其他人请安,他们都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不一会儿,我的袋子里装满了红包,胖乎乎的。

在这值得高兴的日子里,我们当然要去给亲戚朋友拜个吉祥年。我们准备了许多东西送给人呢,有甜甜的水果、几个大大的红包、漂亮的水果篮……我们还准备得真丰富。我们搭着车,一路欣赏着春节路边的景色,真是景色宜人啊!跟姐弟们聊着天,不知不觉地到了。

一下车,看到别人家的屋子可真漂亮。门前摆着各种各样的花儿,像是在向我们打招呼,对我们说:“欢迎光临来到这里,我们将热情地招待你们。”走进屋子,发现更美丽了。一棵婀娜多姿、挂满小灯笼的桃花,一个别致的别院,真是令人赏心悦目,蕴含着春节的味道。欣赏着这美景,我还忘了给主人家请个安呢。我走到主人家面前,向他请安:“春节到了,祝你生意兴隆,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主人家笑呵呵的,说我乖,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回家吃饭,所以我们向主人家道别。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春节。今天我真高兴,收了许多红包,袋子胖乎乎的,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篇二:我们的节日】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可以吃到香甜的元宵,看到美丽的烟花。

你们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相传,春秋时期的一天,楚昭王路过长江,看到江面上有漂浮着的东西,便命人打捞上来,仔细一看,是一种外白内红可以吃的东西,为了弄清楚它是什么,楚昭王便前去请教孔子,孔子看见这种飘在水面上的东西之后,说:“这个东西名叫浮萍果,谁要是得到了它,就表明这个人将要复兴国家。”楚昭王便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煮这种外白内红的元宵吃。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吃元宵、放烟花、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赏花灯……非常热闹。

元宵节这一天,妈妈会带着我出去看热闹的社火表演。晚上,我们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热乎乎的元宵,吃完饭我们出去看烟花,看着美丽的烟花,我想:元宵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呀!

【篇三:我们的节日】

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节日。

春节的时候会吃饺子、贴春联,虽然新年贴的春联内容我已记得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春联上写的字都是一条条祝福的语言,春节晚上12点时,天空就有许多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都在黑黑,而又梦幻的天空绽放,还有各种表演,比如:狮子舞,踩高跷……

春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起观看一年一次、独一无二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完后已经很晚了,我们便一起坐在阳台上观看那些如花似的烟花,一朵朵飞上天绽放,每年的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最温暖、最温馨的时刻。而这时,也是我每年那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当然,春节的那一天,和初一至初七,我都会收获很多的红包、玩具、文具……还有几千块钱的压岁钱。

因为春节可以团聚,可以得到温暖,可以得到开心、快乐,所以每年的春节我都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每年春节的那一天,我都当成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篇四:我们的节日】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但有一个人例外,她认为,清明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没错,她就是我。

不知道是上天开的玩笑,还是命中注定,我的生日和清明节相差不远。我的老家在山西,每年清明都会回老家祭祖上香。那对我来说非常神圣:如果没有祖先,那不会有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更何况我呢?这一代一代,像一条河流,延绵不断。

2013年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记忆犹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说法并不假。我们在清明节祭祖后冒雨登上了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从上往下看:广场上烟雾笼罩,景物若隐若现,让人有了探知那披上纱的影子的欲望。爸爸说的什么已不清楚,清楚的是那清明的雨笼罩下的鹳雀楼,清楚的是祖坟上的花朵,清楚的是对生命代代相传的理解。

站在广场上,仰望鹳雀楼周围漫天的雾,享受着清明的雨打在身上的感觉,我突然觉得,如果不是清明这一特殊的节日,或许我一直,甚至永远都不会来登鹳雀楼吧。这让我愈发觉得:清明,值得纪念。

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些后悔:怎么没尝尝清明雨的味道呢?怎么没装到瓶子里保存呢?怎么没留个纪念呢?呵!我笑了。不就是点雨吗,后悔个什么劲!但笑后觉得自己的想法错了,这是清明的雨啊……上天,又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吗?还是,依旧是命中注定……

清明是悲伤的。家人们去世了,内心悲伤不可避免。烧着纸钱是寄托,奉上鲜花是寄托,寄托对家人的思念。而清明,是这寄托的一种理由,一种条件。因而,清明不仅仅对我来说重要,对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同样重要。

依稀记得,四个爷爷在坟前下跪,我们这些后辈同样下跪。看着坟前的花朵,我浮现出了一条河流,河流像尼罗河一样绵长,从不间断。这河流的源头,或许是曹操,或许是曹参,这我们不曾知道。但我们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下去,让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命之河继续辉煌。

清明节,代表着对亲人的思念,代表着对亲人的祝福,也让我们大家族团聚。或许在我成长的某一瞬间,回想起这个清明时,就会知道,就会懂得:这偶然的巧合,到底是上天开的一个玩笑,或是命中注定有的章节。

“清明节”,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篇五:我们的节日】

我们度过每一年里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是每个中国人忘不了的,刻骨铭心的节日,意义也是非凡的,我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当然,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原因让我慢慢道来。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春联,古诗《元日》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天,人们都换新衣,小孩子大人们还会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呢!

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人类祖先曾遭受到一种凶猛的野兽威胁,它的名字叫“年”。“年”以百兽为食,到严冬觅食困难,便下山骚扰,猎食人畜,百姓惶惶不安。人在与“年”的斗争中得知它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为此,在门上挂红色的桃木板,在街市燃火,敲锣打鼓,彻夜不眠,终于将“年”驱赶到荒山野林。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遂把这天凌晨称为“年”,同时也形成了过年守岁的习俗。旧时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在灯前炉旁,美酒佳肴,叙旧话新,通宵不眠,守着守岁烛,燃放着烟花爆竹,防止“年”的袭击。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彼此作揖道喜,表示庆贺未被“年”吃掉。拜年的风俗也由此传了下来。

拜年之前的除夕夜,是我们晚辈最开心的时候――有压岁钱呀!为什么不开心呢!我想说:“没有压岁钱的年,就像过了个假年呢!”在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满天的烟花照亮了黑暗,光亮照进了每个洋溢着笑脸的人们的心里,五彩的颜色寄托了人们来年的愿望与美好时光。爆竹声中辞旧岁,向新生活进发。爆竹声声,为春节的来临增添了一份浓浓年味。当然每年少不了春节晚会,团圆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笑谈,我想,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春节那天早上,每家都早早的出来迎接新年,冷冷的空气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暖暖的,让人们体验到这就是――年!

春节渐渐有新的花样出现,虽然增添了许多乐趣,但不能忘的是祖先们留下来的珍贵习俗,我们将代代相传。

一年之际在春节,人们的努力创造让他们自己越来越好,我最喜欢春节,你呢?

【篇六:我们的节日】

春节就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这就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我们把这个位于冬末春初的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在这一天,我们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这也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

过春节有很多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准备过年。购置腊货,进行大扫除,写春联,贴窗花,买烟花爆竹……准备好一切,辞旧迎新。

春节前一天叫做“除夕”。除夕之夜,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开开心心地享用大餐,欢欢喜喜地聊天说事。当然,也别忘了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近些年来,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慢慢地融入到了除夕夜守岁习俗中去了。一边看着精彩的节目,一边享受着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那真是妙极了。除夕夜零点的钟声敲响,人们还要吃饺子。除夕夜子时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在这时候吃饺子,是取“更碎交子”之意,饺子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当午夜交子时,新年的钟声也就敲响了。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之声响彻云霄。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他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鞭炮了,他们高兴地活蹦乱跳。此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天空是绚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这些情景,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爆竹声响就成为了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气氛的体现。

压岁钱,是小孩子们的最爱,也是春节的一种文化风俗,有时大家吃完年夜饭后,有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并嘱咐晚辈们在新的一年里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也有的是待晚辈们睡着后,长辈亲自将红包放在枕边。更多的是一群孩子,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再伸手要红包。孩子们把长辈的压岁钱“劫掠一空”才呼啸而去。老人们却为此乐不开支,笑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春节。它是多么富有活力,多么喜庆!预示着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美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