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第一次清明扫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博山的烈士陵园,开启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扫墓活动。

因为是第一次,我感到很新鲜,很好奇,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到了烈士陵园,他在一座大山脚下,走进大门,这里异常肃静,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开阔地,大约有150米长,100米宽,中间是用地板砖砌成的大约6米宽的道路,道路两旁栽种着松柏,爸爸告诉我:松柏长青,代表着革命烈士浩气长存。

此时的我有些紧张,紧紧抓住爸爸的手,漫步来到松柏的尽头,这里没有了树木,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墓碑,每块墓碑用大理石做成,长大约80厘米,宽大约50厘米,每块墓碑高出地面大约20厘米,与地面成30度角,我粗略地数了数有200多块墓碑,它代表着200多名牺牲的英雄。我低头仔细阅读墓碑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内容记录着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我计算烈士的年龄,大约在20到30岁之间,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多么年轻啊,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和平”。

我漫步陵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一连几天没有合眼,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但是他们不怕牺牲,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敌人的进攻。想着想着,我一抬头,一块高大的墓碑耸立在我面前,这块碑足足有3米高,上面刻着五个大字“无名烈士碑”,墓碑被白色小花包围着,我也献上一束花,寄托我的哀思。愿英雄的灵魂,能飞往天堂,在天堂安息吧!”

瞻仰烈士的人多了起来,大家都神情凝重,手持鲜花。

我默默离开了陵园,我会牢记今天的经历,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篇二: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节,妈妈说:“清明节就是纪念死去的亲人,我们要去给你外公扫墓。”

吃完饭,我、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坦坦姐姐六个人一起去扫墓。一下车,那些山路很难走啊!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外公的坟。我和舅妈叠钱纸,舅舅还洒了白酒,我磕了三个头。妈妈说:“外公,你要保佑葳葳身体健康!”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外公常常给我捉蜗牛,带我玩。后来,我爸爸放完鞭炮,我们等火灭了才走。因为怕起森林大火。在山上,舅舅找到了竹笋。我和妈妈找到了乌泡,妈妈说:“等到秋天它才会成熟,它就变红了,可以吃了。”

我们上了车,外公的墓地越来越远。亲爱的外公再见,明年清明节我来看您!

【篇三: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清明》,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在每年的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拜,给在阴间的祖先捎钱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不同,我并没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扫墓,而是去了我八年未去的曾姥姥坟上祭拜。曾姥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隐约想起她是一个很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对孩子好的天使!

我们坐车来到了曾姥姥生前的故乡,然后把车停到一个院子里,便带着纸钱等东西下沟了。下沟路上的景色非常美:粉红色的小花,郁郁葱葱的树木,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山峰……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脑海里全部都在“放映”着曾姥姥的点点滴滴。

我们抄小路向曾姥姥的坟走去。走了一会,终于看到了墓,我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在大家都到齐后,我们便开始烧钱了。我们先在曾姥姥坟头挖了个小坑,插了一面小黄旗,接着我自告奋勇拿着镰刀给曾姥姥的坟头“整容”,也就是把坟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在烧纸时,我们先在坟前划一个圈,防止别的鬼来抢曾姥姥的钱花。我们还拿出牛肉、面包、苹果摆在坟前给曾姥姥吃,因为曾姥姥生前最爱吃这些了。最后,舅舅拿着鞭炮给曾姥姥送上默默的祝福,希望曾姥姥在天堂过得好一些……

时间滴滴答答地过去了,我们要走了。可我还是依依不舍,顿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啊!曾姥姥!我一定会来看您的。

【篇四: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节到了,我不禁想起了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我们小记者怀着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来到了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首先,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三鞠躬,有小记者代表敬献花圈。绕塔一周参观时,我想了很多,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后,我们到了莱芜战役纪念馆里面,这里有革命烈士的遗物,有日用品、图片、模型等。在莱芜战役纪念馆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我心里有着另一种感情:敬爱的革命烈士们啊,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为你们感到自豪!

通过这次扫墓,让我知道并了解了许多革命烈士的故事,同时,我还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篇五: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在这次清明节中,学校组织了一些学生到大悟县参加扫墓活动,我也被选上了。

队伍集合后,就出发了。我们首先来到了烈士陵园前。踏入陵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青山绿树环绕下的“烈士英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高耸入云,也许正是这样,使整个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吧。在碑上,还镌刻了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在碑下,我们还进行了扫墓仪式,先是给为人民献身的烈士们默哀三分钟。在这个庄严的时候,我想了许许多多: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当年抗战时期,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发愤学习,为祖国效力。这之后,每位同学都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纪念碑前,借此表明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随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进入陈列馆,首先只见墙壁上是一排排的对牺牲革命烈士们的介绍。当读到他们为抗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时,心中一阵欢呼,但读到他们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时,心中掀起了一阵狂澜。他们当中的每一位都是年轻力壮的,但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这种献身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在那里还陈列了许许多多的物品,当看到武器装备,就使我想到了战争的激烈;当看到一些农具之后,就使我想到了他们当时边打仗边生产的艰辛……

走出陈列馆后,只见石缝中有一株青绿的小草顽强的生长了出来,这不就是革命烈士们精神最大好的表现吗?这株小草就像革命先烈们一样,为了光明,坚忍不拔,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返回的途中,车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还沉浸在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当中。是呀,当年革命烈士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就是为了让劳苦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种幸福当中,又能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篇六:第一次清明扫墓】

清明时分,我与父亲回老家扫墓,父亲骑摩托车带我。父子俩,倒也潇洒。我想,若是哪天我骑车,父亲靠在我肩上,那将更加使我舒畅,令我高兴的。

父亲原本是要我陪他走路,并挑上担子去的。家里人都笑,而我却认真、仔细的听着,并愿意甚至想那么做。可惜上午时候,父亲出门,我便也走了。害得父亲找了我整个上午,但他终究是等到了我,并一定要我去。此时已是下午。

随着我的成长,父亲便开始让我承担一些家里的责任,了解一些家里的境况,去认识一些亲朋好友。每逢会客之后,他就与我讲些来客的历史。譬如,这是A叔父的侄子的媳妇,你要叫他W婶婶;这是B姑父的儿子,你要叫他姑表哥……而我无心于此,现在想来却因此添了些悲哀。

正月初,父亲要我去奶奶坟前祭拜,却又不交待我需哪些礼数,只是走前,伯母嘱咐我要带上两对油烛,村里没有买,我就匆匆去了。到了之后,我又忙托叔公的妻子教我,却又少了祭品,只记得奶奶生前爱喝酒,就带上了二两酒到坟前。

我记得父亲每年都带我上坟的,到如今却依旧不很懂得祭拜。

这回去扫墓,一路不见有几个人,大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色。天气很是晴朗,也暖和。绿叶吐丝,桃李争艳,草也长得很茂盛,然而这并未能丝毫减少我们的伤感,反而增添了几分惆怅。

路边的油菜花此起彼伏,宛如海边的浪潮,却没有它的那份霸道与嚣张。它是如此的安静,安静得有些伤感。山上是不分明的梯田,上面开满菜花,我与父亲愈走愈深,进入了金色的海洋。唉!上次这里还未播种,如今已是生机勃勃了。

我和父亲稍稍收拾祭品,便带上锄头与镰刀上了山。父亲说,坟上四周的芦毛多,走不进人啦。

悲哀的是,我拜祭了十多年的至亲,却不清楚是我的什么。今天,我便要向父亲寻问清楚。我再不能如此浑浑噩噩拜祭下去。父亲告诉我,那是你的曾祖父,并说曾祖父是英烈,祖父两岁时他就牺牲了。

坟上草很盛,似乎上香最少,这使我不理解。我对他很佩服,却并不以此为傲。我想,每个家庭出一个、两个,甚至三个革命先烈都是理所当然的。曾祖父没有留给我们什么印象,连祖父都毫无记忆。家中惟一存有的一件关于他的东西——烈士证书。祖父每个月可以凭它领到十二元钱,但祖父已经很久不曾去领了。

坟上的芦毛却是深得不行,父亲钻进去,便不见了影子。坟上的树都长得手碗大了,我与父亲工作了一下午,也未能把它们清除干净。还被割得满手是血,父亲虽然多年未曾干过如此粗活,但动作干净利落,是我始料未及的。

每次扫墓都要铲一块草皮,放至坟顶,坟墓便不至萎缩变平,而这墓分明已圆平。不仅我家如此,多数人家的也都如此。

这郁郁葱葱的灌木着实使我悲哀起来,原本非常明了的路却也被荒废。这些是谁的不是了?全是我们这些后人的过错啊!这葱郁的灌木,荒废的道路不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而我要将他砍除,又难免要动恻隐之心。

鲁迅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而我们却让有的而且非常明了的路荒废了。我们这群后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