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付出·思考·收获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付出·思考·收获】

小时候,我幻想中的军营生活是这样的:大家个个穿着漂亮的军装,坐在灰色墙面的大楼里,一起庄严地望着大屏幕上播放的革命影片,心中对战士们充满崇敬;背着水壶和干粮一起去拉练,互帮互助,登上山顶唱响一支战歌,多么气派;敬着军礼,站着军姿,凝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心中荡漾着对祖国繁荣的自豪……然而,这一切愿望都破灭了。听说军训生活又苦又累,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皱着眉头、难逃噩梦一般的表情,我对军训充满恐惧。可我却没想到,正是这恐怖的军训,让我收获了非常难忘的经历。

训练的辛苦也就不必多说,在训练之外,我学到了更多。教官训话时说女生宿舍有两个工作任务:一是站岗,二是打扫楼道和厕所。每班有可能赶上其中一项任务。而在我的脑海中,清闲的站岗任务与劳累的打扫卫生简直有天壤之别。正当我期盼着自己能被分派到站岗一职时,老师却告诉我负责打扫厕所。

我有必要介绍一下女生厕所的情况:我用四个字形容,就是“一片狼藉”!未见到它的“真面貌”,我在相隔几米的地方就闻到了飘来的气味。我强忍住难受的滋味,走近一看,那每间厕所里都脏乱无比,垃圾满地都是,整个垃圾桶被堆满了,而地面上更是脏得无从下手,不时还有苍蝇和昆虫飞来飞去。这一切都“归功于”冲水系统的崩溃,我捏着鼻子冲出去,想放弃工作!

面对着如此肮脏的地方,我和舍友站在外面犹豫着。若不清理,那厕所一定会更脏更乱。到那时,我们也就更加无法忍受了。于是,我们个个下定决心,放下在家当“大小姐”的娇气劲,挽起袖子开始工作。我与同伴们配合着,用夹子把垃圾一个一个夹进垃圾桶,手提垃圾桶去倒垃圾,用一盆一盆清水将厕所冲刷干净,最后用墩布把地面擦净。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地工作,厕所像新的一样干净,我们开心地欢呼,因为我们挑战了自己。虽然辛苦,虽然抗拒,但在听到别人夸奖“厕所好干净”时,我们心中不知有多么骄傲!

打扫厕所的经历固然难忘,但更多的是我从中体会到的感受。过程艰辛,这不由得让我想到那些清洁工们。他们天天清理厕所,天天与垃圾打交道,而我们却从来没想过我们正在使用的干净的厕所是他们通过何等的努力换来的!我们有时只顾自己方便,随意乱扔垃圾,而背后,是他们将垃圾一点点清理干净。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有些人甚至觉得理所应当,瞧不起他们的工作。通过这次打扫厕所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不易,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哪怕他们再卑微,我们生活的美好环境也是他们用辛勤的工作换来的。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维护公共卫生,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想,这是军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只有人人携起手来,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结束时,我甚至有些怀念那几日的辛苦,也庆幸有所收获。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通过完成艰苦的任务来锻炼自己。我想,这就是军训的意义所在吧。

【篇二:付出·思考·收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已不再是仅存于科幻小说中遥不可及的臆想,而是在几年内便成为热门的话题。当人工智能首次破解了据说组合性最多的围棋时,举世哗然,不禁有人开始思考:人工智能的思考已经远远地胜过人类了吗?那么人类的思考在它们面前还有意义吗?

毋庸质疑的是,人工智能在学习能力上是占有极大优势的,但究其本质,它则是人类智慧集体的凝聚,因此并不能就此否定人类思考的价值。

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认为,比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更值得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这的确值得引起我们的警醒。

人类是鲜活的生命,而非由指令操纵的机械。因此。人类的思考具有感知他人情绪的意义。我们能经由察言观色向对方做出适时的反应,因为对方的表情能激起我们的切身体会。这是千百万年的进化才给予我们面部灵活的肌肉,这是让目前不具有自身情感的人工智能极难做到的。然而,当我们行走在路上,不难发现有些人终日沉浸于虚拟的世界里,维持着僵硬呆板的面容,对周遭的世界置若罔闻,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由于受到过后天的教育,具有道德准则、法律规章以及社会价值观的约束,才能对自身行为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而人工智能只是人工干预的成果,是依照其内部的程序指令去达成目的的,它不会去深究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就如许多影片中的科学狂人一样,他们一心为达成目的,却失去了本来“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可以推广来说,当所有人都如计算机机一样思考,那么未来绝不会是美好的。

或许有人会问,人工智能在科技的引领下不是也可以达到这些吗?诚然,我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达到或达不到只是因为时间的早晚问题。但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正是思考,它让我们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自身的情感,也不过是具有智能的行尸走肉。到这时,我们就该推位让贤,让出“万物之灵”的宝座。

我们不应该对未来持盲目的悲观态度,但也应时时保持警惕。当我们的思维为科技所改造时,这个世界将变得黯淡。

【篇三:付出·思考·收获】

我并不赞同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便会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而罔顾后果。人类适当地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反而于人类社会有益。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思考方式,是根据其被输入的二进制数码指令作单调判断,只有“是”与“否”,绝对理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都是在走向绝对理智的道路上前进。举“同态复仇”为例,古巴比伦文明将其镌入法典明文许可,儒家亦曾高呼“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鼓励手刃仇人,现代文明却不约而同地逐渐反对这种原始的做法,用司法机关统一的量刑取而代之。这样的改变从某个角度看来,岂不是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无论加害者先前如何对待受害者,受害者都只能坚决执行“报警处理”,摈弃委屈、愤怒与仇恨?但它实际上增添了对可能只是一时失手犯错之人的同情与包容,树立了不以个人一时感受为计较而以公平客观来评判对错的更理智的价值观。

除绝对理智外,逻辑周密也是计算机的思考方式所展现出的特点。当我们由“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推导出“木之性日以离”时、当我们由“欹其直枝”“删其繁枝”推导出“梅皆病”时,我们焉能放任自己摧残树木梅花?若所有人遇事都先像计算机一样循着程序执行步骤,将每种输出结果推导一遍,哪怕许多人因此唯结果、利益驱动,社会便能减少许多冲动、短时带来的祸患。

换句话说,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更有助于培养价值观和同情心,更明确自己每个行为的后果。

事实上,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同时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正是目前社会主流所推崇的两个方向。前者自不必赘言;后者,美国一位著名教授更提出了“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我国目前鼓励中小学生从课内至课外逐步培养应用“计算思维”的意识,既有研究问题时思路清晰、结论完备的意义,更旨在进一步推动人们在生活中像绝对理智与逻辑完备靠近。

当然,只有0与1、非是即非的决策可能会让一部分最终做出好结果的人仍显得冷血可怕,然而,很显然,人类永远无法抛却与生俱来的情感而成为彻头彻尾的机器。更何况,完全不具备“计算思维”,偏听偏信便凭一腔热血“替天行道”的“江湖任侠”,恐怕更是令人头痛、害怕的现象吧?

总而言之,“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并没有那么可怕,何妨任其自然,又何必担忧呢?

【篇四:付出·思考·收获】

在我九岁的时候,我和我爸爸都喜欢钓鱼。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可以掉到很多鱼,而我却钓不到任何东西。于是我不停地问他为什么。他却总是回答说:“儿子,如果你想钓到许多鱼,你就必须像鱼一样思考!”我百思不得其解,说:“我又不是鱼,怎么像鱼那样思考?”。爸爸总是笑一笑不说话。

我慢慢地长大,终于也开始懂得爸爸的意思。那一年,我上初一,刚刚步入初中的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主宰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要按照我的意思做事。于是入学没几天,我就成了班上臭名昭著的的“小霸王”,所有人都躲着我,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于是我在孤独和寂寞的伴随下生不如死的度过了初中的第一个学期。那年寒假,我又和爸爸去钓鱼,我依旧问了爸爸那个老掉牙的问题,爸爸也依旧是那个老掉牙的回答。可就在那一刻,我仿佛懂得了什么,也是在那一天,我成功的钓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条鱼。第二个学期终于开始,我努力的把自己想象成班上的每一个人,厚着脸皮尝试和他们道歉,与他们交往……慢慢地,我收获了友谊。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我依旧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老板对我说的那句难以忘怀的话:“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都需要像顾客一样思考。”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也仿佛看到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就请像学生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一名警察,就请像小偷一样思考……如果你想钓到许多鱼,你就必须像鱼一样思考!

【篇五:付出·思考·收获】

夜幕再次降临,漆黑的令人不安,工地上发出聒噪的机械碰撞声,粉饰得太平整的绿化带也许是人们自己对那所谓道德底线的支撑。

我这么望着窗外,微眯着眼,喃喃说道:“明天怕是大晴天罢。”说完,向抽屉伸手。四处张望后,小心的抽出。这是《读者》,我觉得他是我汲取知识的一大来源。一股香远益清的油墨清香笼罩着我,突然,“嗒、嗒、嗒……”。我连忙收起书,翻出本名著。呼,原来只是幻听罢了。

再次沐浴在书中,已是深夜。我感到只有我和他,他与我叙述着新闻时事等我感兴趣的事。我平静地看着他,听他说,就静静地听他说。手上摸着书签,也不困。我笑了笑,真是受益匪浅啊。我与《读者》已不知交流了多久,我只知道看过的可以放满两个箱子。

他继续说,我终是按捺不住睡意,放玻璃一样仔细,轻轻地放回抽屉。我闭着眼打了个哈欠,钻入被窝中思考着他说的,哲理与思考伴我入眠。也许他就是真理的代言。

睡意恍惚中,我似乎明白了所有世界未解之谜,相通了几何,钻透了哲理。从床上挣扎起来,来不及披上外套就急忙翻开,可大脑却如同洗衣机洗过一般,空空如也。原来这只是一个梦啊。看看墙上的钟,六点多了。我伸个懒腰,喝口水。望着窗外,微红的日光,极目远眺,想是望见尽头,他在向我招手。

一路书香,一路思考,他照亮了我的思考,也照亮了我的思想。成长中的痛,他会替我分担;成长中的苦,他会替我承受;而成长中的快乐,我也和他分享。我想说,谢谢你!

总有几次遇见,愿意用一生去发现;总有几个人物,愿意用一世去品味。

我看着暮秋窗外的树,几只鸟儿上下跳动,欢快的啼着。也不知是怎地,对着那片绿色的空隙,笑了……

【篇六:付出·思考·收获】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一直对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思考是否能超越人类的议题争论不休,不少人对此心怀担忧。但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说他所担忧的恰恰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思索:在我们如今这个崇尚理智、强调规则的时代,我们是否的确忽视了人性中的也尤为宝贵的情感,而一味沉浸于计算机式的思考中呢?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细腻情感的感受,他们接触了太多理科、工科的专业知识,以至于习惯了将数据、公式代入生活;或是执着于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不想也不能为生活带来新意。可我们计算机式的思考还不仅于此,在许多方面带来了更影响深远的后果。

还记得去年宁波动物园虎吃人事件引发的激烈讨论。一男子逃票入园,翻越动物园多道警示线,结果误入虎园,因未救援及时不幸身死。网民们同情有之,感叹有之,可最多的人则是大骂其“活该”,更有甚责怪他害老虎被射杀。的确,该男子违反规则的行为是导致他悲剧的主因,可大众的态度实在让人心惊。比起违反规则的话题我们对于生命的冷漠显得更加突出,人们倾向于用标准来衡量对错,却对于人本能的同情心不屑一顾,对于一条生命的逝去吝惜得只给予一句“活该”。

这样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同情心的缺失,这无疑会导致我们内心世界的冰冷无情,是对人类天性的灭杀。如果推及到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如同一台计算机一般,只知道对错利弊,而对情感充满冷漠,人与人之间很难不出现隔阂,不同群体间也会存在不理解,矛盾会无可避免地爆发。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许多的灾难、战争报道中的一个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也仅仅只是数字,无论十个、百个、千个或是上万,这在他心中也难以分出什么区别。而面对自己的生活,也同样只注重利益,罔顾生命、情感,把自己的一生也过成了加加减减的利益换算,那么即使家财万贯,人生也还是苍白单调。

我们应该警惕这种计算机式的思考,它让我们忽视对人生情感的关注,还让我们站在缺失价值观、同情心的立场上成为冷漠的机器,利益至上而最终虚度人生,更让自私冷漠成为社会的主基调,危害所有人的生命体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